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顾赛艳
启东市中医院肿瘤科 江苏启东 226200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程中常伴随难以避免的癌性疼痛,不仅造成患者生理上的痛苦,更易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生存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疼痛管理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与姑息护理的核心环节之一,而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往往依赖经验性处置,缺乏标准化、系统化的干预流程,可能导致镇痛效果不一致或延迟[1]。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跨学科、结构化、具有时间顺序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整合评估、干预、评价等环节,实现疼痛管理的规范化与个体化。本文特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70 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1)对照组。35 例;男 18 例,女 17 例;年龄 45~70( 63.02±2.89 )岁。(2)观察组。35 例;男 17 例,女 18 例;年龄 45~70( 63.14±2.80 )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疼痛护理,主要内容包括: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常规健康宣教、记录 24h 疼痛次数及大体强度。
观察组应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疼痛护理:(1)入院日:全面评估: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 2h 内,采用 VAS 评分法进行首次疼痛评估,详细记录疼痛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对睡眠、情绪的影响。路径入组:确认患者符合路径标准后,向其及家属介绍护理目的、流程及配合要点,签署知情同意,正式进入路径。初步干预:立即将评估结果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快速完成镇痛治疗方案制定,并进行初步镇痛药物相关知识教育。(2)入院第 2~3 天:动态评估与记录:每 4h 评估并记录一次疼痛评分,直至疼痛强度稳定控制(VAS ⩽3 分)。重点评估爆发痛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便秘、嗜睡等)。多维度干预: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镇痛药物,遵循“按时给药”而非“按需给药”原则。对于阿片类药物,重点预防与处理便秘、恶心等症状。非药物干预: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分散注意力、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止痛方法。健康教育:发放疼痛教育手册,讲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药物成瘾性的误区、自我报告疼痛的方法、缓解疼痛的技巧。(3)入院第 4天至出院前 1 天:效果评价:每日至少评估 2 次疼痛情况。小组每日晨会核查路径执行情况,对疼痛控制不理想或出现复杂情况的病例进行集体讨论与方案调整。强化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疼痛自我评估方法、常用镇痛药物的正确服用方式及不良反应的居家应对措施。出院准备:开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居家疼痛管理计划。(4)出院日。终末评价与随访:进行最终疼痛评估与生活质量调查。建立随访档案,告知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时间及咨询途径。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越高(0~10分)疼痛程度越强。
(2)生活质量。应用癌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包括情绪、认知、角色、躯体、社会 5 个功能维度,总分 100)[2]。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 SPSS28.0 对计量资料(
)与计数资料
]行 t 与 x2 检验, p<0.05 为对比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两组护理前的 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护理 3d、7d 观察组显著更低( p<0.05 )。见表 1。
表 1 疼痛程度( x s)

2.2 生活质量
两组护理前的 QLQ-C30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护理后观察组显著更高( p<0.05 )。见表 2。
表 2 生活质量( x s)

3 讨论
临床实践发现,常规疼痛护理具有被动响应、零散干预的特点,护士主要工作流程为“疼痛-报告-给药”,通常依赖医嘱采取相应措施,缺乏前瞻性规划与系统性干预。区别于常规疼痛护理,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疼痛护理强调制定明确的时间-行动框架,将疼痛评估、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法措施精确安排于住院周期的各个阶段,确保护理活动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完整性[3]。其次,临床护理路径注重动态调整与整合多学科资源,通过定期不定期评估以及定期不定期病例讨论、路径审核,确保及时发现、改正问题并形成闭环管理。最终,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流程优化和节点控制,使疼痛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由经验驱动转向证据驱动、由单点处置提升为全程管理[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VAS 评分更低与 QLQ-C30 评分更高,p 均<0.05,体现出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中对缓解疼痛、改善生活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舒虹.集束化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疼痛评分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5,38(6):164-167.
[2]康小惠.癌痛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控制及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4,11(11):2594-2596.
[3]李秋雪.临床路径护理结合亲情式关怀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8):99-101.
[4]王宝燕.疼痛护理路径在镇痛药治疗癌性疼痛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4(21):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