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情景模拟在儿科急重症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钱宇英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江阴市 214400

引言:

在此背景下,情景模拟教学作为一种高度仿真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其价值日益凸显,其通过构建一个无风险、可重复、可控制的高保真临床环境,使学生能沉浸式地应对各类精心设计的急危重病例。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急重症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系统化应用方案,从而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科学高效的儿科急重症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最终服务于保障患儿安全的根本宗旨。

一、儿科急重症护理的教学难点

儿科急重症护理临床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在保障患者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有效学习处置高风险危急状况。患儿的生理特点显著区别于成人,其病情起病隐匿、进展迅猛且变化多端,留给临床干预的窗口期极短,任何决策失误或操作延迟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高风险特性天然地限制了学生在真实患儿身上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带教教师出于强烈的保护意识,往往不得不减少学员的参与机会,从而形成了“看”多于“练”的普遍困境。且危急重症病例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教学机会零散,无法满足系统化教学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现代医疗环境中家长日益高涨的维权意识也构成了无形屏障,在情感受限的紧张氛围中,学生常因惧怕犯错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因紧张导致操作变形。因此传统跟班式学徒制教学无法提供允许反复试错的安全学习环境,使得学员在面对真实危机时普遍存在信心与经验的双重匮乏。

二、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设计

(一)核心理论基础

情景模拟教学以真实案例为蓝本,通过现场操作,激发学生在模拟中形成临床思维能力。体验式学习理论构成了情景模拟教学的核心框架,该理论由大卫·库伯提出,强调学习应从具体经验出发,经由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最终导向主动实践,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情景模拟完美地具象化了此循环,学生沉浸于高度仿真的危重病例情境中获得“具体经验”;在模拟后的引导性反馈环节中进行“反思观察”;进而“抽象概括”出适用于同类病例的临床思维模式;最终把这些新知带入下一次模拟或真实临床场景中进行“主动验证”,从而实现认知与能力的实质性飞跃。情境学习理论进一步阐明了学习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可分割性,认为有效学习发生在学生“合法地边缘性参与”到实践共同体之中的过程。模拟教学通过复现儿科ICU或抢救室的物理环境、设备声响乃至时间压力,使学生在解决复杂临床问题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内化了该专业的行为规范,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转化。与传统教学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更具实践性、直观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习阶段提前接触复杂临床情境,为之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教学对象

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主要面向已完成基础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理论学习的本科高年级护生、正处于规范化培训阶段的儿科新入职护士以及希望提升急重症技能的临床一线低年资护士。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教学目标要进行分层,遵循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对于初级学生,目标侧重于设备使用的熟练度,以及在模拟压力下能清晰执行医嘱并完成标准流程。对于中高级学生,则重点培养其系统性的临床能力、对复杂病情信息的甄别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临床决策能力。

(三)情景案例

案例开发必须源于临床又高于临床,其素材应取自真实的儿科急重症典型病例,如脓毒性休克、癫痫持续状态、严重哮喘发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创伤复苏等,保证教学与临床实践的高度相关性。案例设计要遵循“保真度”与“教育性”相平衡的原则。高保真度体现在模拟生理体征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环境的真实还原。保真度永远服务于教育性,每一个案例都必须围绕清晰预设的教学目标来构建,内含关键决策点与逻辑严谨的剧情推进链条。例如,一个设计良好的休克案例会依据学员的干预措施正确与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理演变路径,成功则病情稳定,失误则走向恶化。

(四)实施流程

在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整个过程一般包括目标设定、场景构建、角色分配、模拟演练与总结反思等环节,通过真实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不断提升临床能力。教学伊始,教师要根据儿科急重症护理的实际需求,明确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病例作为模拟素材,构建符合临床特点的场景,既要涵盖患儿的症状表现,又要融入家属情绪反应,增强环境的真实性。演练过程中,学生按照分工进入模拟情境,护理人员负责病情观察、抢救操作与团队协作,其他学生则承担家属沟通、病历记录等任务,在动态互动中实现综合能力的锻炼。教师则在旁进行引导,适度给予提示。模拟结束后进入总结反思阶段,学生先自我评估操作得失,再由小组成员交流经验,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使学习过程真正形成闭环。

结语:

在当前医疗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患儿病情多变且危重,护理人员要具备更高水平的应急处置能力,临床教学要在有限的学习机会中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尤其在真实病房中,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也无法在高风险场景中得到充分锻炼。情景模拟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此空白,其以仿真化的方式把复杂的急重症场景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反复演练,既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也能强化团队合作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情景模拟的应用边界也有望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引入有望使教学场景更加逼真,从而推动护理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璇,黎钰晴,邱寅龙,等.基于Gibbs反思循环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危重症护士培训中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 2025, (2):348-351.

[2]年桂红,陆丽华,朱恒美.新入职护士对肝脏疾病急危重症情景模拟教 学认知及需求的调查[J].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 (10):5.

[3]梁云锋.情境模拟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