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赤甲白盐映新篇

作者

蒋沐锦

中共奉节县委党校 重庆 404600

在长江三峡的壮丽画卷中,奉节这座以“奉公守节”精神命名的千年诗城,正将古老的文化基因淬炼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当晨曦穿透瞿塘峡的云雾,照耀在赤甲、白盐两座擎天巨壁之上,恰如历史与未来的辉映——奉公守节的精神火种,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中,点燃了新质生产力的燎原之火,照亮了山区库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航程。

一、精神解码:千年古训的时代转译

“奉节”之名,承载着一段与诸葛亮生死誓言紧密相连的历史。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后,退守白帝城(今奉节境内),病入膏肓。临终前,他将太子刘禅与国家命运托付给丞相诸葛亮,留下震撼千古的嘱托: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面对这份以江山相托的信任与试探,诸葛亮涕泣叩首,立下誓言: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这一场景,史称 “白帝托孤” ,成为中国古代君臣信义的巅峰写照。诸葛亮以“效忠贞之节”自誓,其核心正是 “奉公”与 “守节”的合一。此后十余年,他殚精竭虑辅佐幼主,南征北伐,直至五丈原病逝,真正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

如今,在奉节这片土地上,“奉公守节”四个字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奉公”之新解: 升华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核心是追求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民众。

“守节”之新义:拓展为三重坚守——坚守生态红线,守护绿水青山;恪守发展底线,追求可持续增长;守护文化根脉,坚定自信自强。

这一深刻的精神转译,与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质效优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核心特质高度契合、同频共振。奉节的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崇高的精神追求,必能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航向。

二、实践图谱:精神驱动下的“奉节路径”

奉节以“奉公守节”为灵魂坐标,在山区库区的复杂条件下,探索出一条精神赋能、创新突破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 “公”泽万民,“节”育生机:一只兔、一棵树的科技兴农路

面对传统农业的桎梏,奉节以“奉公”担当破局,以“守节”智慧平衡,实现农业的华丽蜕变。

以“奉公”情怀引入禾丰食品千亿级全产业链项目,崛起为全国肉兔产业高地。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化环控系统、智能精准饲喂平台覆盖全链条,大数据驱动生产决策。“公司 + 农户”模式保障农民深度参与,创新利润反哺机制,综合产值达 38 亿元,带动户均增收 12500 元(含“兔-沼-果”循环收益),以“三金联动”(土地股金 + 务工薪金 + 循环分红)的方式,深刻诠释了“公”与“民”的深度融合。

以“守节”定力守护生态本底,60 万亩脐橙园成为绿色银行。建成辐射中西部的数字化脐橙交易中心,价格发现、供需匹配效率倍增。借力陆海新通道,“奉节脐橙”远销RCEP 国家,年出口额增至8 亿元,品牌价值428亿元。“一棵树”年综合产值68 亿元,惠及30 万果农,生态与经济在“守节”智慧下和谐共生。

(二) “守节”定航向,“奉公”筑基石:一副眼镜的“无中生有”传奇

面对产业空虚的挑战,奉节以“守节”定力锚定方向,以“奉公”作为优化环境,实现绿色工业的精彩蝶变。

摒弃高污染路径,以非凡定力承接东部眼镜产业转移,专注发展环境友好型制造业。政府一诺千金,打造“奉节效率”,高效审批、政策直达、要素保障,企业落地“零障碍”。 实现从模具研发、零部件制造到电镀、成镜组装的全链条本土化。建立对标欧美的严苛质量与环保认证体系。年出口量2.3 亿副(占全球中端市场 12% ),眼镜产业工业总产值38 亿元(出口占23 亿元),“奉节造”眼镜远销欧美(欧美市场占比 35% ),崛起为380亿级生态特色工业集群核心,树立了西部绿色工业转型标杆。

(三) “守节”护文脉,“奉公”焕诗情:三峡之巅的诗意经济新篇

依托“中华诗城”金名片,奉节以“守节”之姿守护千年文脉,以“奉公”之心创新文旅业态,让诗词在山水间焕发新生。

系统性保护白帝城、瞿塘峡摩崖石刻等历史遗迹,活态传承竹枝歌舞等非遗技艺,“守”住文化根基。打造三峡之巅生态步道(最小干预环境),运用 AR/VR/AI 技术构筑“诗空隧道”沉浸空间,开发“李白登舟”、“杜甫登高”情境穿越线路,让诗词“活”在当下。 2024 年接待游客4280 万人次(较2023 年增长 37.6% ),旅游综合收入268 亿元(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 40% ),占GDP 比重升至 32% ,成功实践“轻度开发、深度体验”模式。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诗性经济”成为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生动样板。

三、价值共振:奉公守节精神与新质生产力的交响华章

奉节的探索,本质上是“奉公守节”精神内核与新质生产力核心要求之间产生的深度价值共振。

(一)“公”行大道:共享发展成果的奉节密码

奉节将“公”的理念制度化、机制化,破解了库区发展成果共享的难题。肉兔产业链的利润反哺、眼镜产业的就业优先吸纳、文旅产业的社区参与分红,构建起多层次共享网络。 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普惠性投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特色产业直接、间接带动就业达 15.8 万人(含文旅 8.7 万 + 农业 7.1 万),走出了一条扎实的山区共同富裕之路。

(二)“节”筑长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奉节印证

奉节以“守节”的钢铁意志,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果断关停全县所有煤矿,彻底告别“黑色GDP”。

所有引入项目实行最严格环保准入,眼镜产业废水达零排放标准。肉兔产业实现“养殖-粪污资源化-有机肥-种植”闭环;文旅开发同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经济占 GDP 比重高达 73.5% (为全国县域首位,《生态经济白皮书2025》),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如何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新”火相传:传统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奉节创想

“奉公守节”是奉节文化自信的源泉,更是驱动创新的软实力。将“夔州兔”品牌植入三国文化底蕴,让“三峡视界”眼镜传递山水美学,文化IP 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三峡非遗大集等,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吸引客流、拉动消费的强引擎。诗词意境融入旅游线路设计、产品包装、数字体验,传统文化成为新质生产力中最具辨识度的创新要素和核心竞争力。

四、于诗行中见远方

当肉兔智能养殖场的碳汇计量器定格在年减排 1.8 万吨的绿色贡献,当AR 眼镜生产线每秒诞生2 副“德国红点奖”产品,当贴有RCEP“零关税”标识的亿元品牌价值脐橙远渡重洋——这座以诸葛亮“奉公守节”誓言命名的千年诗城,正用2025 年的硬核数据,书写着精神基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答卷。

奉节的实践,正以精神底蕴为导航系统,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航道上,实现了 GDP 6.5% 增长与城乡收入比2.15:1 的协同跃升。这条路径昭示的不仅是奉节的突围,更是中国县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逻辑——唯有将文化自信转化为技术创新的软实力,将民生情怀具象为利益联结的硬机制,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抵达“诗与远方”的辩证统一。

作者简介:蒋沐锦(1991-10-),女,汉族,奉节人,本科,奉节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