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

张可寒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口腔科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0

口腔健康直接关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与其全身健康紧密相连[1]。当前,关于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系统性研究尚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结合面对面访谈、临床检查等手段,旨在全面而深入的进行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 2000 名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年龄分布:60~69 岁为 904人( 45.2% )、70~79 岁为 770 人( 38.5% ),80 岁及以上为 326 人( 16.3% )。性别构成:男性为 974 人( 48.7% ),女性为 1026 人( 51.3% )。居住地分布(按城乡划分):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为 1316 人( 65.8% ),农村(县级及以下地区)为 684 人( 34.2%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 842人( 42.1% ),初中/高中为 772 人( 38.6% ),大专及以上为 386 人( 19.3% )。

1.2 方法

数据收集与分析时采用综合方法。样本抽样中,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法,从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地区中选取代表性样本。面对面访谈时,需详细询问调查对象的口腔健康状况、就医经历、口腔保健认知等。临床检查中,由医生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口腔健康检查。

1.3 观察指标

(1)口腔疾病患病率:统计老年人患口腔疾病的比例,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2)牙周状况:检查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深度等,对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3)牙齿缺失情况:记录老年人牙齿缺失的数量和位置。

(4)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以了解老年人的日常口腔保健行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6.0 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 σ±∞ 或 n, % )、2 检验、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口腔疾病患病情况

表 1 老年人口腔疾病患病情况( n=2000 )

2.2 牙齿缺失修复情况

表 2 牙齿缺失修复情况( n=900 )

2.3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表 3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n=2000 )

2.4 口腔保健行为

表 4 口腔保健行为( n=2000 )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有 65% 的老年人存在口腔健康问题,尤为突出的是牙周疾病与牙齿缺失,其中牙龈炎 45% 、牙周炎 40% 。 70% 的缺牙患者没有及时修复,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仅有 430 人( 21.5% )。口腔健康问题对老年人有重要影响,如影响营养摄入与咀嚼功能,并且和多种全身性疾病存在关联性,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2]。因此,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基于本研究的发现,为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建议重点采取五方面的干预措施。第一,需开展常态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引导老年人提升基础技能,如刷牙方法、牙线使用等。第二,在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应纳入口腔健康,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研究。第三,针对性完善缺牙修复保障政策,如优化医保政策、建设或优化服务体系等。以优化医保政策为例,应建立与实施分级报销制度,按缺牙数量设置不同报销比例。第四,建立“社区-家庭”联动机制,引导老年人进行定期筛查,从而早期发现口腔问题[3]。第五,基层医疗机构发挥重要作用,应培养其牙周病防治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口腔健康方面的更多医疗服务。

结论:老年人口腔健康存在典型特征,即“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干预率”。为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需构建三级预防体系,分别是健康教育、早期筛查、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赵雅琪,伍茂林,王蓉,等.我国老年人口腔疾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24,22(04):224-229.

[2]周冯娟,吴红崑.浅谈老年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23,21(04):218-222.

[3]李媛,李广武,马艳,等.微视频培训对社区护士老年人口腔健康筛查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4,39(0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