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如何完成一台手术的护理
刘列艳
白山市人民医院 吉林 白山 134300
提到“手术室”,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紧张、冰冷、陌生。患者被推进那扇门后,仿佛进入一个未知世界。手术室并不是“机器操作场”,这里有一支默契、高效的团队,而手术室护士,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不只是递器械的人,更是整台手术的安全守护者和流程协调者。
一台手术从开始到结束,手术室护士到底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如何影响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了解这些幕后护理,能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少一分焦虑,多一分安心。
一、术前准备:不是打下手,而是布阵者一台手术还没开始,护士早已进入准备状态。
根据当天的手术安排,护士要提前调取所需的手术器械、耗材和设备。不论是常规阑尾切除,还是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所用物品各不相同。护士必须根据手术种类和医生习惯,准备得井井有条。
手术环境也需要护士的严格把控,手术室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是否达标,仪器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照明是否充足,都会直接影响医生操作和患者安全。
最重要的一步是术前核对,患者还未进入手术室,护士已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进行充分交接,包括核对姓名、手术部位、过敏史等关键信息,确保“不错人、不做错”。
二、术中协作:医生动手,护士护航
当患者被推进手术室,真正的“战斗”才开始。护士的工作也从“准备阶段”进入“实战状态”。
首先是协助患者安置体位,连接监护设备,确保心率、血压、血氧持续监控。患者在麻醉后意识模糊,护士必须时刻观察身体变化,配合麻醉医生及时调整。
术中护士要负责维持整个无菌环境的稳定,包括协助医生穿戴无菌衣、整理铺单、传递器械等。每一件器械都必须以标准手法传递,不能触碰污染区,确保无菌操作不出差错。与此同时,护士还要紧跟手术进展,提前准备医生即将需要的物品,比如缝合线、电刀头、止血材料等,做到“医生未说,护士已递”。这种默契来自于对手术流程的精准把握。如遇大出血、心律变化等突发状况,护士还需立即响应,与团队一同展开应急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整个过程节奏紧凑,护士几乎没有“空闲时间”,每一个动作都要快、
准、稳。
三、术后交接:不是结束,而是延续当医生缝合完最后一针,手术不等于“完成”。
首先要进行手术器械和敷料的再次清点,确保没有任何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这一环节需两名护士共同完成,逐一核对、签字确认,来不得丝毫马虎。
随后是患者转运,护士会根据麻醉恢复情况协助将患者安全转送至麻醉恢复室或病房,同时继续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术后反应,如寒战、呕吐、血压不稳等。
一些手术涉及病理送检,如肿瘤组织、可疑病变组织等,护士需妥善封装、标记并送达检验科,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为后续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这段看似“收尾”的流程,其实关乎手术的完整性和后续治疗的连续性,重要程度不亚于术中操作。
四、护理流程背后,是标准与责任
手术室护士的每一项工作,都不是“凭经验”,而是遵循严格的规范流程。从消毒方法、器械管理到术中协作、突发事件处理,每一步都有标准化操作守则。
护士们还需定期参加操作培训和考核,不断更新知识,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只有不断精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手术现场里“眼明手快”,成为医生最信赖的搭档。
而这种专业背后,离不开责任感。因为手术室护士面对的,是一个个暂时失去自我保护能力的生命,他们不能有情绪波动,不能出错也不可以迟疑。
写在最后
在手术室里护士不是简单“辅助”,而是每一场手术的坚强后盾。他们准备环境、传递器械、观察生命体征、协调团队配合……全程贯穿,步步关键。没有掌声,没有聚光灯,但他们的专业和守护,却切实保障着每一位患者的手术安全。
走进手术室时不妨对那个戴着口罩、动作麻利、眼神坚定的护士,多一份理解。他或她,正用无声的专注为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