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应激对策的效果
冯霞
乌兰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6100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炎症性疾病,此疾病的病程迁延,症状易反复,可引起下腹部坠胀、月经异常以及腰骶部酸痛等诸多症状,与此同时长期患病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可形成躯体症状、心理应激之间的恶性循环[1],也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降低。而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可导致机体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容易造成炎症反应持续加重,影响机体免疫力,也干扰病情康复,所以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做好护理干预来缓解其心理应激反应至关重要[2]。本文将探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运用心理应激对策的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 2024 年 1 月 ~2025 年 6 月 70 例慢性盆腔炎病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 35 例。对照组年龄 28~53 岁,均值( 39.62±4.75 )岁;病程 6~26 个月,均值( 13.15±1.86 )个月。观察组年龄 27~55 岁,均值( 39.63±4.73 )岁;病程 7~25 个月,均值( 13.16±1.85 )个月。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小(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例如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着宽松棉质内裤,每日以温水对外阴部进行清洁,并做好经期卫生护理,日常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缓解期可适当参与低强度运动,对于腹痛症状可鼓励通过局部热敷来进行缓解,同时叮嘱避免久坐、憋尿等不良行为,督促患者遵医用药,并详细告知各类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观察组联合运用心理应激对策,(1)情绪识别与心理调节:可鼓励患者进行情绪日记来梳理应激来源,指导患者对于每日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例如情绪状态的类型、触发点、身体伴随反应等,鼓励患者如有焦虑、烦躁时可利用身体放松来促使心理放松,例如进行深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以及正念冥想练习等。(2)认知调整: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还可通过发放图文手册、推送科普视频,亦或介绍正规学习渠道,使患者能够了解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案、预后等相关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消除其疑虑心理。对于部分患者容易将病情反复发作归因于身体太差等情况,需要引导其进行理性归因,向其介绍慢性盆腔炎的发病与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引导患者关注正确改进方法,从而使其注意力能够由自我否定而转变至问题解决。(3)生活方式调整:鼓励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还可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从而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例如养花、手工、音乐以及绘画等,病情稳定后可鼓励适当社交活动,以免造成自我封闭。两组的干预时间均为 4 周。
1.3 观察指标
(1)以 SAS、SDS 评分来评估分析其焦虑、抑郁, SAS>50 分焦虑,SDS~53 分抑郁。(2)两组均以 GQOLI-74 量表来评估分析其生活质量,质量越高该项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 SPSS22.0 处理,计量资料的展现方式为均值 ± 标准差:(
),并行 Φt 检验,计数资料的展现方式为 [n(%)] ,并行 χ2 检验, P <0.05 表示差异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SAS、SDS、GQOLI-74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 SAS、SDS、GQOLI-74 评分差异小( P>0.05 ),干预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表 1 两组 SAS、SDS、GQOLI-74 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长,症状显著且易反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随着负性情绪的加重还将影响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容易产生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3]。从本次的分析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联合应用心理应激对策进行护理干预,该组干预后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改善均好于对照组,表明心理应激对策能够提升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原因为心理应激策略的开展能够打破常规护理模式当中重躯体而轻心理的护理局限,通过做好患者的情绪调节、认知重塑以及行为干预有助于切断心理应激与症状加重之间的关联。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运用心理应激对策能够减轻思想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聂群.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5,4(02):166-169.
[2]姜路艳.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4,3(05):147-149+156.
[3]徐滢,潘冬梅,叶冬梅.心理应激对策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