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层链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血氧指标的影响

作者

俞雯璐

宜兴市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宜兴 214200

前言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健康与发育。因小儿呼吸和免疫系统不完善,病情易进展,治疗护理不当会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儿康复至关重要[1]。常规护理模式侧重基础护理和病情监测,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层链式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通过构建层级分明的护理团队,明确职责和流程,实现护理工作有序衔接和递进,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2]。近年来,层链式护理在多种疾病护理中效果较好,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血氧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改善患儿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120 例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研究队列,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为小儿肺炎的患儿;家属充分知情后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重度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患有呼吸系统先天畸形;对试验药物成分过敏的个体;研究期间主动退出。采用随机数字表将 120 名患儿随机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样本量各 60,对照组包含男患儿 34 例,女患儿 26 例,患儿年龄 1~11 岁,平均 5.8 岁,标准偏差 2.1 岁;患病时间 1~5d,病程均值 2.6 天,上下浮动 0.8 天;观察组年龄区间 1 到 12 岁,均值 6.1 岁,波动范围 2.3 岁;病程持续 1~6d,平均患病时间 2.8±0.9 天,包含男患儿 32 例,女患儿 28 例,两组间基础资料齐同(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定期评估患儿基础生命体征,维持病房空气新鲜,温湿度调节至适宜水平,按医疗处方进行药物投予,对家属开展用药知识宣教,跟踪患儿服药后状态,按患儿病情及适应性习惯,给予营养全面、易吸收且口味清淡的饮食,督促患儿多补充水分。

观察组采取层链式护理:(1)构建护理层级链:由责任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组成护理团队,明确职责。责任护士负责患儿日常护理等基础工作;护师指导监督责任护士工作,协助诊疗,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主管护师统筹管理团队,解决疑难问题,评估护理质量。(2)入院评估:患儿入院 2h 内,责任护士全面评估病情、心理、家庭环境等并反馈。护师结合评估与诊疗方案制定护理计划,由责任护士执行。(3)分层护理干预: ① 责任护士按计划提供基础护理,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指导护理操作。 ② 护师每周评估病情与护理效果,调整计划,检查指导责任护士工作,开展健康宣教。 ③ 主管护师每两周审核评估护理计划与效果,提出改进措施,组织业务学习与培训,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4)出院随访:患儿出院前,主管护师制定护理与随访方案,责任护士讲解注意事项。出院后 1 周、2 周、1 个月,责任护士随访了解康复情况,解答疑问,给予护理指导。两组患儿护理 14d 后评价效果。

1.3 观察指标

(1)患儿肺功能改善效果:采用临床肺功能仪检测患儿的肺通气指标,测定前安排患儿安静就坐,维持测量状态平稳,关键数据集中分析:最大呼气流速 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FEV1 与用力肺活量 FVC,各项目指标均按既定流程实施三次测量,全部数据采集完毕时,以三次重复实验的均值作为最终判定值,(2)患儿血氧水平的提升效果:在护理起始时及持续护理 14 日后进行患儿血氧饱和度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测验数据均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组间计量资料在表述时,通过( )进行,积极开展 t 检验,计数资料在表述时,通过 (% )进行,积极开展 x2 检验,结果为 P<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效果

护理前的肺功能指标组间差异( 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 P<0.05 )。由表 1 所示。

表 1 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效果( x  s )

2.3 患儿血氧指标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氧状态差异并不显著( 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血氧指标明显更高于对照组( P<0.05 )。由表 2 所示。

表 2 患儿血氧指标对比( , % )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引起肺部炎症,导致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肺功能和血氧指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和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表明层链式护理在改善小儿肺炎患儿肺功能和血氧指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分析其原因,层链式护理通过构建由责任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组成的护理层级链,实现了护理工作的分层负责、层层递进。这种分层协作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个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层链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刘芳.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期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4,3(19):115-118.

[2]吴凤娇,陈艺兰,陈小端.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期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