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法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杨莲
福海县中医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6499
引言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与社会健康的重要环节,其核心任务在于提高疾病预防水平,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现代管理理念强调持续改进与系统优化,PDCA 循环法作为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凭借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闭环过程,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优化措施、巩固成果,为提升公共卫生管理的整体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 100 例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相关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 50 例。对照组中男性 26 例,女性 24 例,年龄 21~68 岁,平均年龄( 45.6±8.9 )岁;干预组中男性 25 例,女性 25例,年龄 22~70 岁,平均年龄( 46.1±9.2 )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筛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在本院接受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且资料完整者;
(2)年龄在 18~70 岁之间,具有基本沟通和理解能力;
(3)在研究期间无严重转院或中断管理情况。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2)存在明显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
(3)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重大突发疾病或需转入其他医院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日常健康宣教、常规防控流程执行及常规随访制度的常规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措施,不进行额外的系统改进措施。
干预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引入 PDCA 循环法,具体实施如下:
(1)计划(Plan):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小组,明确分工与目标,结合既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
(2)执行(Do):严格落实改进措施,优化宣教流程、更新防控物资管理制度,并在各科室分层培训;
(3)检查(Check):定期收集各项公共卫生管理数据,评估执行效果,将结果与既定目标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
(4)处理(Act):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修订和优化公共卫生管理措施。
1.4 观察指标
(1)预防接种完成率与及时率
(2)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控制情况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反应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 % )表示,采用 x2 检验,如果 ρP<0.05 ,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对比预防接种完成率与及时率
干预组预防接种完成率为 94.00% ,及时率为 92.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00% 和 70.00% 。提示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应用 PDCA 循环法能够显著提升预防接种的完成率与及时性。见表 1。
表 1 对比预防接种完成率与及时率[n, %]

(2)对比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控制情况
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24.00% ,干预组为 6.00% 。提示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应用 PDCA 循环法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改善感染控制情况。见表 2。
表 2 对比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控制情况[n,%]

(3)对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反应时间
对照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平均反应时间为( 32.45±4.68 )min,干预组为( 22.18±3.95 )min。提示 PDCA 循环法能够显著缩短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处置反应时间,提高应急管理效率。见表 3。
表 3 对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反应时间[
,min]

3 讨论
(1)提升预防接种完成率与及时率
PDCA 循环法通过在计划阶段设立明确的接种目标和标准,在执行阶段落实责任分工和健康宣教,在检查阶段及时反馈问题,并在处理阶段不断优化流程,使接种工作的覆盖率与依从性明显提高[1]。对照组常规管理多依赖经验性安排,缺乏系统改进,导致部分人群接种延迟。干预组则通过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接种环节的不足,有效缩短接种间隔并减少遗漏[2]。
(2)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医院感染防控是公共卫生管理的核心环节。传统管理模式多注重被动应对,缺乏持续改进机制。PDCA 循环法通过在计划阶段全面梳理感染风险点,在执行阶段加强无菌操作培训与消毒规范,在检查阶段实施多维度监测,在处理阶段形成标准化制度,从而实现全过程风险控制[3]。
(3)缩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时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对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出高要求。常规管理因缺乏演练和流程优化,反应时间往往较长[4]。PDCA 循环法在计划阶段设定明确的应急响应目标,在执行阶段建立快速联动机制,在检查阶段进行模拟演练和时间评估,在处理阶段修订不足并推广成功经验[5]。
综上所述,PDCA 循环法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它能够提升预防接种完成率,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应急反应时间,并增强服务满意度,推动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公共卫生体系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庞兴旺.PDCA 循环模式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5,41(11):154-156.
[2]王惠茹,王惠艳,谢冰,张威.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5,22(06):72-74+78.
[3]王英,丁艳,戴峰.PDCA 循环法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4,21(18):86-88.
[4]周金婕,周吉,付昌伟.基于 PDCA 模式的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24,21(11):114-117.
[5]孙雨玥,树明华,周慧,陈小芳,吴蕾.PDCA 模式下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实施效果评估[J].中国卫生产业,2024,21(04):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