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字化背景下高中音乐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作者

申慧慧

姜堰二中

引言:在新形势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对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互动教学模式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而数字化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于高效构建互动式课堂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积极探讨数字化背景下高中音乐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路径势在必行。

一、借助多媒体与在线平台,丰富互动情境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功能逐渐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此时可借助多媒体与在线平台不断丰富互动情境,整个互动课堂实施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引入音视频素材、虚拟演奏界面,对学生听觉、视觉等多重感官产生刺激,此时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具有动态化和多样化特点,此时可不断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促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沉浸感较强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在线平台推送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全面发挥数字化技术功能,从根本上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1]。

例如,在《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与在线平台营造沉浸式互动情境,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在线协作平台展示学生预先搜集的东亚、东南亚图片与文化资料,调动学生参与感并完成初步文化认知,同时可运用高质量音视频素材,播放《阿里郎》《拉网小调》《鹦鹉》等代表性民歌与乐曲,结合虚拟演奏界面引导学生进行听觉与视觉的多重感知,帮助学生把握民族音乐的节拍、旋律、调式等风格要素。在教学平台中设置实时互动任务,积极进行识别调式类型、分析节奏结构分析,引导学生边听边答,并在平台发布个性化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乐曲特点并提交学习成果,构建起以多媒体资源为支撑、平台互动为载体的开放型课堂,深化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风格的理解。

二、拓展课外数字互动,构建课内外融合空间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数字化技术,教师可合理应用多种数字技术不断促进学生在课余学习时间下积极主动表达并展开协同交流,而教师则可在任务布置、过程记录、作品分享中,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当中[2]。这一过程中,数字互动平台实际应用中可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实现动态调整教学策略的目标,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给予回应。同时,在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中,构建课外互动空间可帮助学生共同学习,在思维碰撞中形成良好的音乐理解能力与审美建构水平,实现课堂内外教学衔接,全面提升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音响的感知》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平台,构建课堂与课外融合的教学空间,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课前,教师可利用线上平台发布引导性任务,引导学生提前聆听并留言分享对《我爱你,中国》的初步感受,激发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多版本作品,引导学生以数字笔记方式实时记录音色、节奏、结构等差异,提升音响辨析能力。而在课后教学中,教师可布置小组任务,引导学生对比《山在虚无缥缈间》《弥渡山》的表达形式,利用视频朗诵、动作演绎或创意分析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平台反馈评估学习成效并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后持续沉浸于音响认知的探索中,构建起跨课堂时空的音乐学习共同体。

三、基于数据追踪与分析,实现个性化互动反馈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实际构建互动式课堂过程中,可积极利用学习平台提供数据追踪功能,全面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有效采集学生的节奏感、音准感、情感表达等学习数据,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反馈,强化互动式课堂的实效性[3]。教师可在充分进行数据分析中可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自主反思,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效果,在提升课堂互动质量的同时,可为教师持续优化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例如,在《中国近代音乐》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数据追踪功能,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动态掌握。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线完成“对比聆听任务”,利用平台自动记录学生对《送别》《旅愁》的留言内容,初步了解学生在音乐历史理解掌握程度。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平台布置“依曲填词”创编活动,设定词句创意、节奏匹配、情感表达评分维度,系统记录学生的创编作品表现,鼓励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互评,系统可自动生成的表现数据将呈现学生的创造力分布、语言表达习惯、审美倾向,为教师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而在教学延伸阶段,教师可结合学生数据表现分层推送任务,引导学生完成“推荐聆听周鑫泉改编版《城南送别》”“阅读沈心工代表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等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并深化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在学习数据的采集和调整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在中国近代音乐学习中的参与感。

结语:综上所述,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突显出数字化技术功能,更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功能,结合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组织形式,这一过程中可不断丰富课堂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能够形成更加有效的课堂互动,在形成更具灵活性课堂生态基础上,能够为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席琳. 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趣味化教学模式探讨[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5):123-125.

[2] 薛张悦.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2024(26):66-68.

[3] 刘小伟. 基于新课程改革探究互动式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24(13):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