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超声与心脏超声联合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董世霞 张薇
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 部队医院 辽宁葫芦岛 125000
冠心病(CHD)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疾病。冠脉造影属于 CHD 诊断金标准,但作为有创检查患者面临出血、感染等风险接受度相对较低,老年患者因患有基础病耐受度较弱,因此可行性相对较差。超声检查因无创、无辐射、操作便捷等优势,成为 CHD 的首选检查手段之一,如心脏超声可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以结构;颈部血管超声可反应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时发现颈动脉病变;两种手段联合应用时可提高冠脉狭窄检查敏感性与准确性,为老年冠心病诊断方案提供优化策略[1]。基于此,本研究围绕老年冠心病的颈部血管超声与心脏超声联合诊断效能展开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 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本院 2024 年 1 月至2025 年 3 月统计。以检查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实验组。所有患者年龄 ⩾60 岁,存在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疑似冠心病;拟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无颈部或心脏超声检查禁忌、凝血功能障碍。
常规组中,男性 32 例,女性28 例;年龄 60-82 岁,平均( 68.52±5.36 )岁。实验组中,男性33 例,女性 27 例;年龄61-83 岁,平均( 69.15±5.2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冠脉造影检查(金标准):采用 GE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途径注射造影剂,多角度投照观察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任一主要血管狭窄程度 ≈50% 即判定为冠心病。
常规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调试心脏探头频率1-5MHz 开始做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观察室壁运动情况,采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当左室射血分数 <50% 或存在明显室壁运动异常,或 E/A<1 (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即为阳性。
实验组:除常规组检查,联合开展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设备切换为线阵探头且调试频率 3⋅15MHz 。调整为仰卧位并将头部转向对侧,依次扫描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 1.0mm 视为增厚;观察颈部血管内是否有斑块并判断性质、数量和位置,测量血管狭窄程度。诊断时除了要满足心脏超声阳性表现,同时存在颈动脉中膜增厚、斑块形成或狭窄即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诊断准确率及可行性指标(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
本次调查数据纳入SPSS27.0 软件中,分析计量、计数资料以(
)、率 (% )形式表示,通过t、 χ2 检验,统计值( 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比较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比较 P>0.05 (见表 1)。
表1:两组诊断准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n (%)]

2.2 检查时间
常规组检查时间( 15.32±3.15 )min、实验组检查时间(
可见两组检查耗时相近,对比 1=2.681 (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CHD)作为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早期症状隐匿,若未能尽早精准诊断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心脏超声检查虽能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但无法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仅能通过间接征象对患者病情展开推断,单一使用时准确度相对较低。而颈部血管与冠状动脉均属于动脉系统,在开展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时同样能捕捉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性”特点,弥补了单纯超声检查的不足,可从血管形态和心脏功能两方面进行检查,确保了诊断准确性,且检查效率高[2]。
结果可见,相较常规组,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更高( ρ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检查时间相近( P>0.05 )。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超声与心脏超声联合诊断老年冠心病可行性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莎.探究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对老年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J].新疆医学,2024,54(11):1342-1345.
[2]郭丽敏.心脏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联合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2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