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铁路特色旅游列车市场特点分析

作者

杜诚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开发部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推进,铁路客运运输的时效性得到了充分释放,半小时经济圈、4 小时城市圈,更加展现了高速铁路的便捷性。高速铁路提供“点对点”的快速直达,普速铁路的站点和线路与景点和景色更近,通过对普速列车的特色化“旅居”改造,打造“铁路专属旅游”式的“在途享受”。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乡村的铁路网,给旅游经济创造了条件,利用“景点风光”+“铁路线”+“城市群”的关联性,打造“铁路旅游+”的特色经营模式,旅客能够体验“途中享乐、目的地畅游”的新型旅游体验。铁路旅游列车拓展了旅游方式,特色景区依托铁路线“一线串联”了起来,在旅游专列上能够实现“吃、住、行、购、娱”,并通过车窗和多媒体展现一览沿途风光。

一、铁路特色旅游列车的发展及特点

英国电影《东方列车谋杀案》展现了“东方快车”豪华旅游专列的传奇色彩。在 1983 年由中国铁道旅行社首次接待了法国组织的“东方列车”号旅游专列,这一新颖的旅游方式进入了国内旅游组织体系。随着 1997 年之后的铁路 6 次大提速,旅游专列也逐渐在国内旅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1.我国旅游专列随着铁路提速调图,列车运行时间缩短,铁路企业主导的铁路旅游专列在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2010 年后,旅游专列以主题改造车辆,展现形式更丰富,如“熊猫专列”等。2024 年,国铁集团发布通知引入社会旅游企业参与开行。2025 年,国铁集团发布指导意见,旅游专列作为旅游企业产品,正式进入大规模发展期。

2.铁路特色旅游专列的特点一是一线串游,依托铁路旅游专列通过串联多个旅游目的地,让游客领略“移步换景”的多样景观。二是移动酒店,旅游特色专列将交通、住宿、餐饮功能相融合,打造出“移动的星级酒店”。三是安全稳定。铁路运输具备“安全正点”的特性,提供差异化的旅行服务提升了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舒适空间,铁路旅游特色专列的“舒适化”改造,为满足个性需求提供了“享受型”的旅途空间。五是特色“娱”求。铁路旅游特色列车通过“娱乐化”改造,为消解“枯燥的旅途”提供了途径,让旅途在愉悦中度过。

二、铁路特色旅游专列功能分析

铁路专列将交通工具与旅游产品结合,对车辆进行专属特色改造,打造“专列+旅游”全链条铁路旅游产品。以“AI互动沉浸式体验”吸引年轻人,以“银发休闲适老舒适”吸引退休群体,以“团建参与互娱”吸引企业包车,以“途中讲堂延伸、目的地观摩体验”拓展学校研学。

1.豪华专列围绕“享受”打造,进行“五星级酒店”式包厢改造,设独立尊享空间与管家式“一对一”服务;有多功能娱乐车厢,配合“声光电”带来高科技感受;设多口味多餐车厢,引入沿途风味美食。

2.舒适专列围绕“乐享”打造,按“星级”酒店标准打造车厢,设独立包厢;专区打造演艺、酒吧等空间;特色餐车让旅客享受美食。

3.普惠专列围绕“舒适”打造,对普通客车进行“加减法”改造,减少客席增加空间;卫生间加装防护装置;普惠型餐车提供“合口”餐食。

4.主题专列围绕“特色”打造,以车厢为载体,用声光电打造“场景”,开展剧目式演艺;重现历史景象;探秘美景;凝聚企业文化氛围;作为移动课堂进行沉浸式教学。

三、特色旅游专列市场需求分析

铁路特色旅游专列是依托铁路运输线路打造的专属旅游产品,在铁路客票基础上增添旅居体验属性,可拓展至景点观光。该产品应加强对旅客“兴奋点”与“消费点”分析,识别其目的并激发拓展。运用SWOT分析原理,结合铁路自身特点内部分析与旅游产业竞争环境外部分析,对其开展结构化平衡系统分析。

1.优势(Strengths):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国家推动“交通 + 旅游”融合,出台刺激旅游消费意见,国铁集团及下属铁路局发布相关文件和管理办法;铁路网络覆盖广,营业里程达 16.2 万公里,高铁覆盖 97% 的 50万人口以上城市,普速线路辐射偏远景区,途中观景成“慢旅游”特色。

2.劣势(Weaknesses):产品局限及运营成本高。受客车改造空间和安全制度制约,只能满足旅客基本生活需求,演艺娱乐空间狭小;铁路线路固定,灵活性差;资源使用费和车辆改造成本使运营成本升高,企业经营压力大、亏损风险高,影响市场预期。

3.机会(Opportunities):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市场需求旺盛,地方政府以“旅游 + 铁路”模式带动经济增长、发展贫困地区旅游;“有钱有闲”群体对高品质、慢旅行需求增多,银发经济带动银发旅游;“网红”经济凸显“时尚”特色,创新经营策略使“打卡”经济与特色专列碰撞。

4.威胁(Threats):交通替代方式与消费差异化。高铁、飞机、自驾等分流自主客源;旅游产品价格受旅行社包车廉价组团产品冲击;高端需求受列车空间和运输组织限制,难满足个性化需求。

四、特色旅游专列的市场开发与展望

截至 2024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16.2 万公里,其中高铁 4.8 万公里,铁路运输供给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铁路便利、安全可靠,成为旅游市场游客优先选择的交通方式。铁路旅游专列“昼游夜行”,让旅客在睡眠中抵达目的地,增加旅游体验时长。改造后的旅游专列增强了途中娱乐性与舒适性,吸引特定需求旅客,车厢还是了解沿线城市的重要媒介。随着文化趋同性增强,旅游专列内饰应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在各地鼓励政策和旅游经济建设推动下,旅游市场借助旅游专列优势,带动游客交互游览,推动旅游产业与铁路交通深度融合。旅游专列通过多品类供给、差异化管理和动态优化产品体系结构,提升舒适化与品牌化水平,为旅客带来丰富多元、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为铁路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1.利用国家与地方旅游经济政策,围绕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特色,打造“一城一色”旅游城市品牌。借景区旅游向城市旅游转型契机,秉持“大旅游”理念,围绕打造一流旅游城市目标,突出地域特色,构建旅游空间布局,形成“城景融合”格局。依据国铁集团意见,打造“一省一专列”特色旅游列车,研发特色产品,拓展市场,结合消费升级推出差异化产品。

2.铁路线路覆盖城市圈多城市及景区,构建旅游产品体系,发展高品质业态,营造高质量环境。对旅游列车个性化改造,叠加定制化产品,创新多系统服务,实现“旅行无忧”市场。

3.针对旅游市场同质化问题,通过列车特色服务和感受,打造适应不同客群的车辆环境,吸引年轻和老年客群,巩固市场信任,采用“列车 +,,, 深化区域合作。

4.旅游列车改造分解“人—物—境—活动”要素,为建立典型出行情境奠基。针对旅游资源,串联城市群,促进高铁沿线城市资源整合等,依托铁路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五、结语

铁路旅游专列发展中,需要巩固强化铁路路网优势,突破客群结构单一、运营成本高的瓶颈。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赋能,实施新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优化旅游列车开行成本结构,推出“客票 + 观光 + 娱乐”以及“旅游专列 + 旅游景点 + 住宿”等旅游产品组合,并结合“淡季 + 短途”规避季节性经营风险。在客源保障上,开发产品需有充足客源支撑,这是专列稳定运行的基础。为此,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各地旅游资源特点,合理选目的地和出行时间,优化旅游线路,提升游客体验,增强专列竞争力与市场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