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日语语言特点,优化高中日语教学
徐欢
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
一、高中日语高效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效率低下
部分高中日语教师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学生的日语语言学习能力,但有些学生自身对于日语学科而言就没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会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局限,难以更好的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价值,致使整体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理想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无法得以有效提升。而传统教育理念下的日语教师,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成绩为教学核心,师生比较倾向于日语的听写能力培养,未能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化予以高度重视,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存在哑巴日语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日语口语交流。长期缺乏真实语言环境熏陶的学生,会逐渐失去对日语知识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利用日语表达的意识也会随之消失。
(二)教学内容单一
从目前来看,部分高中日语教师通常会以日语教材为基础展开各项教学环节,使得整体教学存在内容滞后的现象,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在日语教学中,一定会涉及到具有时代气息的日语知识点,若仅依靠教材实施教学活动,则难以发挥语言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还有一部分日语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日语成绩,选用一些与考试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缺乏丰富教学内容的意识和途径,久而久之,学生便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对日语教学产生抗拒、厌倦等不良学习情绪。此外,平时相对繁重的工作压力也会导致日语教师无法掌握和探索引领时代前沿的日语教学内容,未能对当代高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展开了解与分析,使得教师的日语教学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框架和日语教材之中,多数教学活动与实践应用不符,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口语交际之中,失去了日语教学价值。
二、高中日语的教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并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材是教育思想、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开展学科德育教学的素材。教师应注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挖掘其中的德育教学因素,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学科德育教学。例如,在高中日语第十一课《漂洋过海的茶》的学习中,介绍了日本的茶历史和饮茶文化。笔者在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采取图像展示、情境创设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茶道文化,习得茶道礼仪。另外,通过具体的史实资料向学生介绍我国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使学生了解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日友好交流。最后以小组讨论总结、演讲发表、黑板报等形式整理习得结果。德育素材的开发和设计,使得学生在欣赏日本文化的同时,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高中日语课程缺少从语言本身的视角在课堂上进行文化的渗透。语言的学习不是单一的环节,它和文化密不可分。在日语课堂上教师若过于注重对单词文法等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文化根基,就会造成学生难以掌握本质,而无法正确灵活地使用。
因为每种语言都会反映社会的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特征。日本人在表达情绪感觉方面多采用糊其词的“可能” “说不定” “或许”“好像”等委婉表达,这是源于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暧昧表达”。由于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的限制,造就了日本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尽量使用暧昧的语言,为自己留有余地,也避免给对方造成不快。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从词汇、语言表达、非语言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日本文化的输入。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认识,从而提高对日本社会的理解。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
在高中日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对高中日语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回答问题时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角。例如:在了解“日本的建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日本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提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然后再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建筑进行描述,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同时,在提出问题时要尽量地开放式,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竞争、交流与合作。最后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在总结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其学习日语的兴趣。
(四)建立日语语言环境,提倡对话交流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说”,教师在开展日语教学时不能将重点放在“书面”写上,而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说日语、用日语的能力,改变高中日语课堂的“哑巴日语”学习现状。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日语学习环境,高中日语教师在开展日语教学活动时就要巧妙运用对话交流形式。在日语教学中应作硬性规定,当学生进入日语课堂,任何的语言活动都应当以日语来完成。如基本的 *h イレに行きたい”、“先生、これは正しいですか?”。这样能够让学生始终在日语的环境内进行日语学习,学生的语感能够得到有效地锻炼,语言思维也能够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日语语言环境中学日语更用日语,在对话交流中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高中日语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所产生的文化是语言自身的精髓。在此,学生应基于汉语文化开始日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到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关系,在不断提升自身日语学习水平的同时,可将所学语言运用到日常情境中去,便于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日语学习与汉语文化的融合中,学生可了解中国民族文化、中日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使其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胡娜.高中日语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950-951.
[2]彭丽萍.高中日语教学创新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6):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