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渗透
王威
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
一、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教师通过讨论数学家在数学和历史方面的成就,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数学情境中改变数学概念,对学科产生准确的理解,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积极对待数学,鼓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逐步进一步理解数学,从而让学生系统的学习数学。
2.有助于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面
作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学习数学文化并将其有效地融入教学中。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教育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教材中数学知识的过程,探索其文化数学内容,鼓励对数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和完善教师教学活动,这将极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文化与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创造和实践密切相关。教师通过创建教育活动来展示数学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中的功能的差异。在学习数学精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教师使用数学环境来帮助学生思考、教学和发展他们使用信息的能力。
二、策略
1.营造优良环境,弘扬数学文化
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关系着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可见,环境在学生学习、成长方面是尤为关键的.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环境营造放在重要位置,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优良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时刻受到数学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将数学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么,如何完成优良数学文化环境的营造呢? 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全面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已有资源利用起来,如校园广播、数学板报以及宣传栏等,在其中渗透一些数学名人、名事等。其次,开展以“数学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活动,邀请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言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先进经验。再次,定期为学生播放有关于数学文化的视频片段,要求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书写心得、体会,字数不。最后,举办数学文化节,开展“七巧板”、“九连环”、“原创数字游戏”以及“数学故事会”等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学生踊跃参与,使他们在亲身实践感悟数学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所在,进而对数学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主动参与到数学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之中。
2.通过案例分析引入数学文化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将数学知识和历史、文化、实际问题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在主动分析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例如:在进行高一上册的《不等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案例,为学生引入“弦图”。首先,教师可以结合中国2002 年主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来为学生介绍弦图。会标的设计基础正是来自于中国古代勾股圆方图中著名的弦图。接下来,教师可以结合案例,介绍弦图的应用。如,一个圆上有若干个点,表示不同的数值,通过连接这些点形成弦图。然后,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不等式关系,比如两点之间的弦表示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和推理,学生可以体会到弦图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弦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在工程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同时体验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力量。
3.强化理论认识,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理解与其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联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文化知识,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课余时间主动了解数学文化,从而不断发展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升人文素养。首先,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推荐学习资料,帮助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数学文化。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时,教师从数学文化入手,带领学生探索正弦、余弦、正切名称的由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从文字中挖掘“正”“余”“弦”“切”的含义,体会数学的本质,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魅力。课前,教师可为学生推送微课,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三角函数相关的数学文化理论知识。课后,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关数学文化的短视频、公众号、慕课,便于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再加工与自我拓展。
4.课外拓展文化融入渠道
对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日常中还应该指引学生借助课余时间,开展一些趣味性的课外探索活动,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并从中接触到有趣的数学文化,实现文化与知识、实践的全面结合。教师结合数学教材中的某个章节知识点,引导学生查找课外学习资料,并指引学生利用网络、文献资料查阅与之相关的数学文化,推进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例如,有的学生对储蓄计算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其在课后自主阅读一些资料,并尝试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小组活动,调查分析现有的银行定期存款、保险理财产品等情况,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在调查完成后,可以为自己的家人提出关于存款、购买理财产品的建议。这样既能深化学生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对生活的帮助,而学生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人文性,深化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感知。
结语
总之,数学文化在数学中无处不在,数学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教师在理解数学中文化形式和数学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发展的知识,让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大放光彩,使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陈婷婷.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3,(36):54-56.
[2]姜丙黄.传统数学文化融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高中数学研究2019(10):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