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加油站存储改造实施研究
罗京朋 莱钢集团鲁南矿业有限公司王辉
莱钢集团鲁南矿业有限公司
一、改造背景与必要性
2000 年建成的莱芜钢铁集团鲁南矿业有限公司内部二级加油站,主要服务内部车辆,存储 0#/-10#柴油及 92#汽油。2021 年安全诊断显示存储系统存在多重隐患:设备设施上,单层碳钢储罐无防渗设施,卸油接口与加油机软管缺乏安全装置,不符合 GB50156-2012(2014 版)标准;安全防护存在防满溢措施缺失、接地不规范、无急停按钮等问题,应急能力不足;管理体系存在警示标志模糊、设备检查缺失、防护用品不全等漏洞。这些隐患既威胁人员财产安全,也使企业面临合规风险,故启动存储系统改造。
二、改造目标与原则
本次改造核心目标为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本质安全”,确保存储设施符合现行国标,从根本上降低火灾、泄漏等风险,保障人员与环境安全。为达成该目标,需遵循四项原则:一是合规性,严格遵循《安全生产法》《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等法规标准,确保合法运营;二是技术先进性,采用双层储罐、双层管道等先进技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降低泄漏风险并提高运营效率;三是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前提下优化方案,控制成本,选择高性价比选项;四是可操作性,结合现有布局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对生产运营的影响,保障燃油供应。
三、改造方案设计
(一)存储设备改造
存储设备改造为工程核心,包含储罐系统与管道接口两方面。储罐系统优化中,拆除西侧 1 台 50m3 柴油罐及东侧 1 台 20m3 汽油罐,保留的 3台 50m3 柴油罐更换为双层钢制储罐,增设渗漏检测立管及溢流阀以满足GB50156-2012 相关条款,同时整体拆除汽油罐及加油机,消除汽油存储风险并简化管理。管道与接口改造方面,原有输油管道更换为外层带渗漏报警系统的双层复合管道;卸油接口加装快速接头、密封盖并标识油品类型;加油机软管安装拉断阀,防止车辆误驶导致泄漏。
(二)安全设施完善
安全设施完善工作中,防雷防静电升级是重要一环,储罐区接地点增至 2 处,间距≤18m,接地电阻≤10Ω,增加接地点可提高接地系统的可靠性,确保雷雨天气时能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对储罐和其他设备造成损坏,同时汽油罐接线盒补做接地保护,并与站区接地网可靠连接,消除静电积累隐患,防止静电火花引发安全事故。自动化控制优化则能提高加油站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加油区及站房增设急停按钮,遇到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可迅速按下按钮实现系统快速关停,避免事故扩大;液位仪配备 UPS 不间断电源,确保在停电等突发情况下,监控系统能持续稳定运行,实时监测储罐内液位情况,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三)管理体系强化
管理体系强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完善标识与规程,更换模糊警示标志,在关键位置增设“禁止烟火”等标识,张贴《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方案,规范操作与应急流程;二是强化设备维护与人员培训,建立设备定期检查台账,每月记录参数并及时检修,为员工配备防护用品,开展季度安全培训及演练,提升员工操作技能与应急能力。
四、实施过程与关键技术
(一)施工组织
施工采用分阶段推进模式,优先完成储罐拆除与更换,再进行管道改造及电气系统升级,避免全站停运以保障燃油供应。同时委托具备化工安全资质的第三方监理单位全程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及时整改问题以保障工程质量。
(二)关键技术应用
重点应用双层罐防渗技术,通过内层储油、外层监测腔设计,配合传感器实现 ≤30 秒的渗漏响应;防雷接地优化采用 40×4 热镀锌扁钢作干线、50×5 角钢作接地极(埋深 0.8m ),使冲击接地电阻 ≤10Ω ,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升防雷防静电安全性。
五、改造效果评估
(一)合规性达标
改造完成后,对各项设施进行检测评估,结果显示储罐、管道等设施均满足 GB50156-2012(2014 版)的要求,安全距离、防雷防静电等参数通过了第三方检测,第三方检测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其结果证明改造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2022 年沂水县应急管理局进行复查,各项指标均符合《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这表明加油站的改造工作得到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认可,具备了合法运营条件。
(二)风险防控能力提升
改造后,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双层罐及渗漏检测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零泄漏”目标,每年减少油品损耗约 0.5 吨,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还避免了油品泄漏对环境的污染;急停按钮、拉断阀等设施的配备,将事故响应时间缩短至 1 分钟内,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迅速采取处理措施,降低了事故扩大的风险,有效保护了人员和财产安全。
(三)管理水平优化
改造后加油站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优化,设备故障率较改造前下降 80% ,这得益于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和先进的设备技术,减少了设备故障对加油站运营的影响;员工安全操作考核通过率提升至 100% ,说明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显著提高,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加油站连续 3 年未发生安全事故,并获评“莱芜钢铁集团安全示范单位”,充分体现了改造工程在提高加油站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六、结论
本次改造以“设备升级 .+ 管理强化”双轮驱动,通过采用双层储罐等先进技术、完善防雷防静电设施,及健全标识规程、加强设备维护与人员培训,系统性解决了存储系统安全隐患。改造后,加油站安全性能、风险防控能力及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符合法规标准,为同类企业提供借鉴。未来可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参数实时远程监测,推动安全管理“智慧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王海波.油气回收的必要性和技术方案的探讨[J].石油商技,
2025,(6):26-29.
[2] 邹宏梅.油气回收技术在加油站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4,(3):19-21.
[3] 徐春明.油品蒸发损耗及油气回收技术[J].现代化工,2025,(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