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音乐烘托,构建小学语文高效古诗词教学课堂
孙贵芹
江苏省沭阳县湖东中心小学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诗人灿若星汉,浩如星海,是我国这个诗歌文化国度的体现,与此同时,我国同样重视诗歌教育,重视基础教学。唐诗、宋词、元曲、汉赋是我国古诗词的主要几种表现形式,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早已出土第一部由屈原作品集合而成的诗歌总集《诗经》,沿袭其经典至今人们还能吟诵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词文化重要的意义所在。读诗词是学生吸取精神文化营养的过程,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感情沉淀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等。古诗词的学习,是认识中华文化的过程,也是小学生最佳的启蒙教材。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且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学习方法的融合。学习古诗词即是在研习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精华,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力,提高他们的爱国情趣、爱国情感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策略
1.朗读诗文,培养诗情的想像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诗词都是由歌词和音乐组成的,比如乐府诗歌之类的,用来当歌曲,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记住和传播,同时也可以让诗歌变得更有节奏。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以一边伴随着音乐,一边朗诵古诗词。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古诗词,营造出一个意境,让学生在朗诵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来到了当时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地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场景之中,身临其境。可以让学生对诗人想要表达的情绪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逐渐的了解到古诗词中的含义,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掌握和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伴随着音乐来学习古诗词有一定的益处,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诗歌,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与诗人产生共鸣,并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一点音乐因子是十分必要的。
2.诗路拾遗,了解古诗词背景
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诗词背景介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一环,它就像一把钥匙,为学生打开了理解古诗词的大门。通过介绍诗词背景, 学生可以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个人经历,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所以 小觑背景介绍的作用,要通过精心设计,将其自然、恰到好处地引入古诗词教学中,帮助学 的典故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多元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情况,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和创作风格等。
3.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每一首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都大不相同,所呈现的画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任课教师为使学生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就要利用此种特点,引导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配以真实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融入其中、身临其境,以此更好地理解记忆古诗词。在实际讲解中,教师要想保证此种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就需要使用具有亲和度的语言,明晰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古诗词的内涵与精髓,创设真实的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想象状态,跟随教师的引导深化印象与理解。比如,在讲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这首古诗主要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师可带领学生对古诗中描写的意境进行自主想象,并使用语言将其描绘出来——在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中,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虽厌于扈从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看着皑皑大雪独自思乡。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诗人的无奈之情,也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并在脑海中生成富有冲击感的画面,使学生能够迅速联想到古诗词的相关知识点。
4.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这是一篇描写诗人回故乡的情景的诗。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具体理解这句诗,儿童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离开了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离开家乡的?为什么回来?回来做什么?如今回来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当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样和诗人打招呼的?说明了什么?乡音和鬓毛都说明了什么?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得到提升。
结语:
古代诗歌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学习、体验语文文化的切入点,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鉴赏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遗产和成果,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身为语文教师应以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个性魅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殿堂激发学习兴趣。它能微妙地提高学生的古诗水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潘娜.借助多媒体更好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149-150.
[2]张敏.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