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节奏训练,培养小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徐颖杰
江苏省沭阳县胡集实验小学
一、音乐节奏训练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音乐课程的内容体系很完整,由“认识音乐”,到基本的乐理知识,再到学会唱一些简单的曲子,由高到低,由高到低,以提高学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节奏是一种简单、基本的音乐技巧,注重对其进行节奏的培养,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实现教学目的。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
由于地理条件和教育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学校还不能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中“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都得不到有效贯彻。而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中,老师们往往只教他们唱歌,教他们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这就导致了他们的音乐教育缺少了针对性和实用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教科书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学校的课程和学生的实习都要跟上技术的发展。音乐节奏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以音乐为载体,通过唱一唱,跳一跳,在游戏中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去表达音乐。
二、小学音乐节奏律动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景,营造生动的音乐节奏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总是先由教师进行教学演示,然后教师进行口头的教学传授,最后才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限的教学练习。这导致许多小学生在枯燥的教学氛围中,逐渐产生了厌学的消极心理。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在音乐节奏训练中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以“动物说话”为主题的音乐节奏训练中,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设备,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无声的动物园的影像;其次,教师配合“动物说话”这首音乐进行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觉得自己仿佛真的在动物园中,身边围绕着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耳边听着节奏和旋律;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欣赏音乐的感受,通过拍手演奏的方式,来进行“动物说话”的节奏练习。教师通过这样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将能调动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
2.以学生为主体,在节奏训练中强化学生音乐体验感受
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把教学的基本目标进行明确,要在目标的牵引之下进行系统的教学和授课,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本内容添加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让音乐课上的节奏训练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能够得到小学生们的普遍认可,这也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当中把学习的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最终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小雨哗啦啦》这节音乐课程时,教师可以把雨声的音乐节奏带入到课堂的讲解当中来,让学生们都能够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下雨的节奏感,不断的把握这些节奏对自己的音乐启发,教师要积极询问学生们在这样的音乐节奏下有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对学生们进行音乐音调和音乐节奏上的具体指导,不断地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超强感知能力。
3.注重课堂实效性,重视学生音乐练习
小学英语课本的设计多数都是一些创作时间较长的歌曲,这些歌曲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是和学生学习,但是相比于流行歌曲,学生可能会更喜欢后者。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对歌曲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需求,父母在听音乐的时候,学生就会耳濡目染,也学习到相应的音乐唱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音乐,同时也要让学生听一些新的音乐。
教学不仅仅应该局限于课本中原有的歌曲 而教师也要从生活中搜集一些适合学生的歌曲融入到课堂中,辅助课堂教学,从而增强学生的音 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祖国祖国,我爱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李玉刚老师的 学生相对熟悉,能够更容易找到歌曲演唱的感觉,这样学生不仅学习 举两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文为教学引入新的元素,从而帮助学 通过课堂设计,在音乐练习中给学生讲解一些音乐节奏的有关知识,大学生不仅仅通过课本学习到课本歌曲,同时也要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
4.注重声势律动,实现节奏与旋律的交互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声势律动,从而实现节奏与旋律的交互。借助声势律动的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此同时,借助声势律动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升课堂氛围,使音乐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悦地参与音乐课堂学习,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音乐学科的综合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旋律进行肢体动作,或者模仿音乐的节奏进行演唱等等。
例如,在讲授《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声势律动进行演唱,或者进行与之相匹配的肢体活动。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认识到这首歌曲背后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声势律动还能够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歌唱家在演唱时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的变化等,这些动作行为可以提升表演的感染力。教师应当将这些知识补充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声势律动之于提升音乐演唱效果的作用。通过结合声势律动,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提高音乐节奏掌握能力,从而为日后音乐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节奏作为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元素,应该重视起来。学生节奏学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最终效果。因此,教师应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音乐节奏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节奏感,促进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水平。只有领悟了节奏,奠定了良好的音乐基础,才能够在未来有更深的音乐理解。
参考文献
[1]林丽莉.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训练[J].新课程(上).2019(02)
[2]雷蕾.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8, 38(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