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房柱式采煤法在井下采煤中的应用

作者

刘营

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开采难度的增加,采煤技术的选择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房柱式采煤法作为一种传统的采煤方法,在井下采煤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针对房柱式采煤法在井下采煤设计、采煤作业以及支柱回收等环节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房柱式采煤法概述

房柱式采煤法是一种传统的煤矿开采方法,主要适用于煤层倾角较小、顶板较稳定的中厚煤层开采。该方法通过留设规则排列的煤柱来支撑顶板,形成采煤房和煤柱相间的开采系统,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部分煤矿仍有应用。

房柱式采煤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煤柱支撑上覆岩层压力。开采时先在煤层中开掘若干条平行巷道作为采煤房,相邻采煤房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煤柱。煤柱尺寸根据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等因素确定,通常宽度为5~15 米。采煤房宽度一般为3~8 米,高度与煤层厚度一致。随着开采推进,形成规则的煤柱网格状布局,煤柱承担着支撑顶板的主要作用。

该方法的主要工艺系统包括:首先开掘主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形成基本的运输通风系统;然后垂直于主巷道开掘采煤房,采用前进式或后退式回采顺序;采煤房内可采用爆破落煤或机械采煤,煤体通过运输设备运出;最后根据设计留设煤柱。通风系统通常采用全负压通风,新鲜风流从主进风巷进入,经采煤房后由回风巷排出。

房柱式采煤法具有以下技术特点:一是采掘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二是初期投资少,建设周期短;三是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厚度和倾角的煤层;四是回采率相对较低,通常为 50%~70% ,因为部分煤炭作为煤柱永久损失;五是工作面单产较低,劳动效率不高;六是通风系统相对复杂,需要加强瓦斯管理。

二、房柱式采煤法在井下采煤中的应用

(一)井下采煤设计

1.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估

在井下采煤设计阶段,首先需要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煤层的分布、厚度、倾角等地质参数。同时,对可采资源进行评估,确定可采区域和不可采区域,为后续的采煤设计提供依据。

2.采煤方法选择与设计

根据矿区的地质条件和煤炭资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采煤方法。房柱式采煤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煤层较厚的矿区。设计时需考虑工作面的长度、宽度、推进方向等因素,确保工作面的安全与高效。

3.设备选型与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采煤设备、运输设备和支护设备。设备选型需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以及适应性和矿区的实际情况。设备的布置需合理规划,确保工作面的通风、运输和安全。

(二)采煤作业

1.工作面准备

在采煤作业开始前,需对工作面进行准备工作,包括通风、排水、支护等。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环境良好,为采煤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2.采煤工艺

房柱式采煤法的采煤工艺主要包括破煤、装载、运输和支护等环节。破煤时需注意控制煤壁的稳定性,防止片帮事故的发生;装载和运输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煤炭的回收率;支护工作需及时进行,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3.安全措施

在采煤作业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支柱回收

1.支柱选型与质量检查

支柱是房柱式采煤法中的重要设备,其选型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工作面的安全和煤炭的回收率。需选择合适的支柱类型和规格,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支柱的可靠性。

2.支柱布置与回收顺序

支柱的布置需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支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回收支柱时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先回收靠近运输线路的支柱,再回收其他支柱,确保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回收工艺与安全措施

支柱回收工艺需注意控制回收速度和力度,防止因过快或过猛的回收导致工作面坍塌事故的发生。同时,需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回收过程中的安全。在回收过程中如发现支柱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需及时更换或处理。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应用实践,房柱式采煤法在井下采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井下采煤设计阶段,合理的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估为后续的采煤设计提供了依据;在采煤作业阶段,严格的工艺控制和安全措施确保了作业的安全和高效;在支柱回收阶段,合理的回收工艺和安全措施保障了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房柱式采煤法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优化采煤工艺、提高煤炭回收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和人员培训也是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三、房柱式采煤法的优势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房柱式采煤法具有显著优势。该方法通过保留规则排列的煤柱来支撑顶板,大大降低了顶板冒落的风险。煤柱的存在有效分散了地层压力,为井下作业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同时,由于采空区面积相对较小,地表沉陷问题也得到较好控制,这对保护地面建筑物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方法通风系统相对简单,瓦斯积聚风险较低,为矿工提供了更安全的工作条件。

在经济性方面,房柱式采煤法表现出色。该方法初期投资较小,不需要复杂的支护设备和昂贵的机械化装备。开采过程中材料消耗低,特别是支护材料用量较少,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工艺相对简单,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培训成本也相对较低。这些特点使得该方法特别适合中小型煤矿采用,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适应性方面,房柱式采煤法展现出强大优势。该方法对煤层赋存条件要求较低,既能适应缓倾斜煤层,也能在倾斜煤层中应用。对于厚度在1.5~3.5 米的中厚煤层尤为适合。在地质条件复杂、断层较多的区域,该方法通过调整煤柱尺寸和布置方式,能够较好地适应各种不规则煤层的开采需求。这种灵活性使其成为许多地质条件复杂矿区的首选采煤方法。

资源回收率是评价采煤方法的重要指标。虽然房柱式采煤法需要留设煤柱,但通过合理设计煤柱参数, 然可以获得较高的资源回收率。在薄及中厚煤层中,回收率通常可达 50‰ 。对于价值较高的优质煤田,还可以考虑后期回收部分煤柱,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该方法对煤质破坏小,能够较好地保持煤炭的原始品质。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房柱式采煤法也具有一定优势。由于采空区面积相对较小,引起的地表变形程度较轻,对地面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该方法产生矸石量少,解决了排矸场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含水层下采煤时,煤柱能有效阻隔地下水渗入采空区,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资源。

在技术管理方面,房柱式采煤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生产系统布置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面推进方向和开采顺序。这种方法便于分区域开采,有利于实施分区通风和瓦斯管理。同时,该方法便于与其他采煤工艺相结合,为矿井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留有空间。

结论:房柱式采煤法在井下采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煤层情况等因素进行具体的设计和管理,确保煤炭资源的有效回收和井下作业的安全。随着科技的进步,房柱式采煤法还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文龙.煤矿井下采煤技术应用问题与解决方法[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25,51(2):37-39.

[2]王腾飞.大倾角煤矿井下采煤掘进与支护技术探究[J].山西化工,2025, 45(4):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