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现场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研究
谢波
身份证号:321002199006201217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房地产开发现场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否,而验收标准则是衡量项目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旨在探讨房地产开发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关键控制点以及验收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以期为提升房地产项目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现场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质量控制点;验收标准
引言:
房地产开发项目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不仅关乎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更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居住体验。因此,加强房地产开发现场的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研究,对于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房地产开发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质量责任制度的建立应当明确各层次、各部门的质量职责,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目标分解与监控机制,确保质量责任的有效落实。例如,高层管理团队应负责制定总体质量策略,中层管理人员则需监督日常运营中的质量实施,而一线员工则需执行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强调全员参与。通过提供培训、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到质量改进活动中,使他们成为质量提升的积极推动者。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强调质量意识和持续改进精神,对于激发员工积极性至关重要。在执行层面,质量管理应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从前期规划到设计执行、材料选用、施工过程、监理环节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质量控制点。施工阶段,严格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隐蔽工程进行细致检查,防止表面质量达标而隐蔽工程质量低劣。同时,强化对监理单位的管理,确保其在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及合同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对采购与合约管理的精细化,如土方处理、基坑支护等关键工程的管理,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追溯,也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房地产开发现场关键质量控制点
2.1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应严格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以及项目实际需求进行。在前期规划阶段,项目团队应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确保设计目标与市场需求、客户期望相匹配。同时,设计团队要充分考虑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及环保性,力争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提倡绿色建筑理念,落实环保节能措施,如节能材料的选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等,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变更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因此,应设立一套严格的变更控制机制,对变更的必要性、影响范围和实施步骤进行细致评估。变更审批流程应透明,以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同时避免频繁变更导致的质量风险。在设计团队内部,持续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必不可少,以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定期的内部评审和同行评审可以促进设计理念的交流和创新,确保设计质量的持续提升。
扬州蜀岗万达商业综合体项目是一个涵盖了综合体、商业街及居住的多维度项目,其中综合体总建筑面88000平方米,涉及了建筑、精装、景观、机电、暖通、智能化多专业的交叉,同时万达集团要求从拿地到开业必须保证在20个月以内;而居住部分总建筑面积为46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为了统筹两个不同类型的大地快项目,我们将全专业分类细化,并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需求分析:通过商管与客户和未来使用者的前期沟通,我们了解到他们对于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针对各个主力店所提需求进行全项归纳,并列出可能涉及的相关专业,逐条统计解决,在主力街的设计中用U型洄游动线代替I型动线,促使各相关店铺紧凑布局,形成向心效应,同时拉通不同商业区域的关联效应,增加来客的停留时间。居住区定位联动综合体的积极优势,精准抓取客户画像,对各年龄段的需求定点强化,做到接地气的设计:本项目定位是刚改,进行户型设计的以中小户型设计为主,利用我方商综对生活区的辐射,加强双方联系,内部主打以空间极致收纳为特点,推广项目特色。
材料固化:为了确保项目的耐久性和美观度,我们选择了高质量的材料,并形成专业的封样制度,将各项主材封存,以备后期随时调用。由于住宅和商业的各材料要求均不相同,我们建立了两套封样体系,同时在施工现场办公室设置独立封样室,进行全过程对比。
设计过程审查:图纸阶段内部审查按月进行,各专业设计师进行全专业叠图,针对各项需求进行图纸交圈,形成内部图审纪要,确保图纸的一致性。外部审查按设计及工程节点进行,邀请专家、工程师及接收物业进行联合会审,确保涉及内容满足各人士的工作需求。施工过程中,我们构建巡场制度,设计部每周进行联合专业巡场,每月组织设计院二次巡场,及时扫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设计难点以及检查过程中的施工错误,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可持续设计:我们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包括自然采光、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利用,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同时利用屋顶进行光伏搭建,响应国家光伏政策,增加绿色能源的应用。本项目我们按照绿建三星的要求,对项目做了整体策划,预制构建转配率优先按照政府要求的50%进行设计,做出当地表率。
2.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企业应构建高效的现场管理体系,明确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现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项目经理作为现场总指挥,应确保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通过定期检查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现场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任何偏离都可能导致质量缺陷。同时,施工企业应推广精益建造理念,通过持续改进施工工艺,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材料采购和进场验收制度,确保所有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质量标准。对于关键部位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防水材料等,应进行第三方检测,确保其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此外,施工现场应有专门的材料存放区域,避免因存储不当导致材料质量下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注重过程管理,通过设定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点,例如基础验收、主体结构验收等,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达标。对于隐蔽工程,如地下防水、电线管路等,应实施严格的旁站监理和验收,防止质量问题的累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需关注环保和安全问题。严格执行环保施工措施,如噪音控制、扬尘治理,确保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施工阶段,与监理单位和业主的有效沟通同样关键。
三、房地产开发现场验收标准研究
房地产开发现场验收标准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和维度的复杂过程,它不仅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合同约定的内容,以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和购房者的权益。首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是房地产开发现场验收的基础。例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规,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管理、施工标准、验收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行业标准也为验收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包括房屋结构、建筑材料、水电工程、消防工程等方面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购房合同中通常会明确约定房屋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这些约定是双方共同认可的质量标准,也是验收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在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验收,确保房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从而保障购房者的权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现场的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研究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要求我们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把握,到验收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每一个环节都需严谨对待。通过明确质量责任制度,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我们能够有效提升房地产项目的整体质量。同时,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合同约定的验收标准,进行细致全面的验收工作,是保障购房者权益,提供高质量居住环境的关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房地产行业的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将会更加完善,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体验。
参考文献
1.刘诚. 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中国中小企业,2022,(10):57-59.
2.陶欣.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3.
3.袁晨亮. 谈如何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质量管理[J]. 四川水泥, 2020, (04):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