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轮机专业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索
陈方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武汉 430000
引言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轮机专业作为航海领域的核心专业,其毕业生未来的工作环境高度国际化,需要频繁阅读英文技术手册、设备说明书、海事通告、维修报告等专业文献。因此,扎实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其胜任岗位职责、保障航行安全的关键职业素养之一。然而,当前的高职轮机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困境,如教学内容与专业关联度不高;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等。任务导向式教学法将语言学习与“任务”相结合,主张学习者在完成有意义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互动、体验、交流来习得语言。这种“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理念与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高度契合。本文将以轮机专业大学英语课程职业主题单元的阅读材料—你的工作有被自动化替代的危险吗?(Is your job at risk of automation)为例,探索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以期为提升轮机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提供有效参考。
、轮机专业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一)学好英语是行业国际性与规范性的硬性要
国际航运业是一个由国际公约、规则和标准严格规范的行业。其国际性特征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出了硬性要求。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海 微 专 (STCW 公约)明确要求海员必须具备“适任的英语沟通能力”,以确保 常操作和 SC)检查中能够进行有效沟通。英语能力是获取海员证、获得上船 册 辅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厂技术手册、图纸、操作说明和故障诊断指南均以英 部分翻译资料 ,但往往滞后且可能存在翻译偏差。直接、准确地理解英文原版资料,是进行设备维护、故障排除和技术学习的根本保证。
(二)学好英语是形成核心职业岗位能力的关键基石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其就业优势,而英语能力是这一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放大器”。远洋船舶的船员构成多国籍化,轮机部成员可能来自菲律宾、印度、东欧等国。英语是船上唯一的工作语言。从交接班、工作安排到团队协作,流畅的英语口语沟通是保证机舱工作顺畅、高效进行的生命线。此外,船舶需频繁接受港口国监督、船旗国、石油公司以及船级社的检查。能否用英语清晰、准确地回答检查官的问题,解释设备状况和操作程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运营效率和经济利益,避免因缺陷滞留导致巨额损失。同时,现代船舶是高度自动化的“智慧船舶”,其机舱集控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全是英文。熟练的英语阅读能力是理解和操作这些复杂系统的前提。
(三)学好英语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防线
安全是航运业的生命线。在关键时刻,英语能力直接关系到人命、船舶和海洋环境的安全。当发生机损、火灾、溢油等紧急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轮机员需 向驾驶台报告,与国际船员团队协同应急,并能看懂英文的应急程序。任何沟通上的误 性的后果。船舶在环球航行中,备件采购和远程技术支持是常态。需要用英文撰写 邮件或卫星电话与国外供应商、公司机务或设备厂商工程师进行技术沟通,获取远程指导。 模 述可能导致采购错误,延误维修,增大安全风险。
(四)学好英语是拓宽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有效途径
强大的英语能力能为高职学生打破职业天花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英语能力出色的毕业生在应聘中外合资航运公司或外派至外籍船舶时具有绝对优势,能获得更优厚的薪酬待遇和更国际化的工作平台。即使未来选择岸上工作,在船厂、船舶设计公司、海事局、船舶设备代理及售后服务等领域,与国际客户、图纸、标准和邮件打交道时,英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
二、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与适用性
任务导向式教学法源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其核心是“任务”。学者N.S.Prabhu 将其定义为“学习者通过思考,使用语言所完成一项活动,活动的重点是意义的表达而非语言形式”。该模式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关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注重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互动。
对于高职高职轮机专业英语阅读教学而言,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适用性:
1.目标一致性:两者均以“能力输出”为目标。任务教学法培养的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而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岗位胜任力。
2.内容相关性:任务可以设计成模拟或源自轮机工程领域的真实工作场景,使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高度相关。3.学生主体性:该模式将学生置于活动中心,通过完成挑战性任务激发其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符合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三、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在轮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一)任务设计原则
1.真实性原则:任务素材应源于真实的轮机工作情境。
2.阶梯性原则:任务设计应由易到难,形成任务链。从信息识别、理解等低阶任务,逐步过渡到分析、归纳、应用、创造等高阶任务。3.合作性原则:任务需设计为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模拟船上团队工作模式,培养协作精神。
4.结果导向原则:每个任务都应有一个具体的、可展示的非语言成果,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二)教学实施实例:以阅读材料“你的工作有被自动化替代的危险吗?(Is your job at risk of automation)”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与阅读主题—职业相关的目标语汇;掌握skimming&scanning 阅读策略。
能力目标:学生能熟练运用skimming&scanning 阅读策略理解文章,有效、快速地提取信息。
思政目标:潜移默化技艺精湛、精益求精、执着专注的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规划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与阅读主题—职业相关的目标语汇。掌握skimming&scanning 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学生能熟练运用skimming&scanning 阅读策略进行高效阅读。
教学过程:
1、课前任务驱动阶段:教师会在职教云上发布与阅读主题相关的视频并导入语料及练习、单词银行。设计意图:学生提前熟悉阅读材料,扫清单词障碍,自主完成练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课中的任务赋能阶段:第一步,教师会创设职场情景—“轮机专业学生王磊在学习船舶无人机舱的知识板块时陷入了沉思—轮机员的工作真的要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吗?”通过创设职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思考—人类与机器人对决劳务市场,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第二步,学生观看大国工匠张东伟的宣传短片,学习工匠精神,树立成为一名技艺精湛、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的远大理想。第三步,回顾skimming&scanning 阅读策略,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运用,优秀代表课堂汇报,旨在提供脚手架,激发阅读动能,赋能学生产出。第四步,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出现的高频错误题,旨在翻转课前任务,突破自主学习难点。
3、课中的任务产出阶段: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自主运用阅读策略完成任务。利用思维导图架构文章,复述文章内容,优秀小组课堂汇报。设计意图:自主运用阅读策略完成任务,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课中的任务评价阶段: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阅读环节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5、课后的任务拓展阶段:学生自主复习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从语言知识、技能运用、多元文化理解、语言思维提升和素质目标等方面进行自我检测,自我检查学习效果,进一步调整和规划自己的学习,实现自主学习完善。 同时,教师在职教云平台发布更多阅读素材,音视频学习链接,拓展学习的深度广度,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
四、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课后,通过职教云平台采集的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表明,本次课结束后,学生认可任务驱动、任务赋能、任务产出、任务评价、任务拓展的五步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意愿加强,阅读提炼信息能力提高。同时,该次课学习完成后,学生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有所思考,充分发挥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了课程思政与英语课程的有机融合。
五、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教学资源开发难度大:获取和编写真实、系统的任务型教材和素材库需要大量投入。对策:校企合作,从航运企业搜集一线材料,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库。
2、课堂管理更具复杂性:任务活动会使课堂更“嘈杂”,对教师的课堂组织和掌控能力提出挑战。对策:明确任务规则,合理分组,并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辅助管理。
六、结语
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高度仿真的职业情境,从而实现以任务产出为目标、任务驱动为引线、任务赋能为主阵地、任务评价为抓手、任务拓展为加油站的教学良性循环,使学生在“做”事中“学”语言、练技能、养素养,最终实现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同步提升。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载体”的原则,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必将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际化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Prabhu, N.S.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 2022(1): 12-16.
[3]刘黛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4]张艳.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21, 42(26): 58-6
[5]国际海事组织.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公约)[S].马尼拉修正案,201
[6]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黄月圆、顾曰国,以学生为中心,多维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9-13.
[8]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
[9]王巍.高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分析及实践[J].英语广场,2015(12):121-122.
[10]巫静.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和小组学习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20,20(15):30-35.
[11]杨琪.论教学改革视角下教材选题的开发与策略——以新型艺术类大学英语教材的策划与出版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0(5):36-37,42.
[12]曾建兰.基于职业情境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21,35(5):89-91.基金项目:2023 年度一般课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MPPEE)对高职生英语核心能力提升效果研究—以轮机工程专业为例》,课题编号Y20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