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多元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作者

高文艳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71849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语文评价要“遵循素养导向、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整合”。初中语文教学中,评价不只是检验教学效果,更能帮学生明确方向、激发动力。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靠“期末一张卷”“课后一篇读后感”去评价学生,忽视学生的课堂发言和小组合作表现,也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差异。这种单一方式既无法全面衡量语文素养,还容易打击到学生积极性。因此,探索多元评价的有效应用方法,是现在推进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多方参与”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反思

传统语文评价多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他们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不关注同伴学习。多元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打破教师“评价垄断”,结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必要时引入家长评价。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学生参与评价,能帮他们认清优缺点,培养反思能力;通过互评,还能学会欣赏他人,促进互助学习。实施时,教师要明确各主体评价重点:学生自评看学习态度和方法,同伴互评看合作表现和成果质量,教师评价看能力提升和思维深度,家长评价则补充家庭阅读、日常表达情况,形成“多方参与、互相促进”的氛围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理解课文、创意表达”设计评价活动,明确评价维度:文本分析准确性、表达逻辑清晰度、创意设计独特性、合作积极性。学生小组完成“百草园场景思维导图”后,先自评填《学习自评表》,从“是否准确提炼景物特点”“思维导图是否清晰”“合作中是否主动献策”三方面打分反思;再开展同伴互评,小组内提建议,如“标注的景物很准,补充季节会让逻辑更清晰”;最后教师结合自评、互评结果、思维导图以及家长给出的学生家庭阅读情况表,从“文本理解深度”“创意表达能力”综合评价,给出最终评价和改进建议。

二、立足个体差异,推动评价内容分层化

初中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都是非常大的,统一评价标准,很容易就会让那些基础弱的学生丧失学习的信息,能力强的学生反而会没有了阅读的动力。多元评价主张的是评价内容分层,它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不同的需求。把他们分为“基础层、发展层、提升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标准中看到进步。孔子曾经提出“因材施教”,分层评价正是这一理念的延伸:基础层是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就比如字词积累、课文记忆,这适合那些基础弱的学生;发展层看能力运用,就比如文本分析、简单写作,这适合中等水平学生;提升层看思维创新,就比如深度解读、创意表达,这适合能力强的学生。这样的分层评价既能保证学生达到基

本要求,又能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学写传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分层评价内容。基础层标准:“准确写出人物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主要经历,要求学生语句通顺,无明显错别字”,让基础弱的学生写家人,记录1-2 件生活事例;发展层标准:“通过事例展现人物性格,运用外貌、语言描写,结构完整”,教师可以多鼓励中等学生写教师、朋友或名人,结合多个事例突出特点;提升层标准:“提炼人物精神品质,融入个人感悟,语言有感染力,视角独特”,引导能力强的学生尝试“小传+评论”,就比如为苏轼写小传并谈启示。评价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所选层级评判,对基础层学生重点看“信息准确性、语句通顺度”,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对提升层学生关注“独特解读角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结合真实情境任务,让评价融入学习过程

传统评价多靠“纸笔测试”,脱离真实场景,很难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多元评价提倡评价方式情境化,将评价融入具体学习任务,通过情境化活动考查综合素养。情境化评价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任务中运用知识,如课堂辩论、课本剧表演、主题调研,既让评价更生动,又能激发参与热情。实施时,教师要设计匹配教学目标的情境任务,把过程记录重视起来,不要只看结果。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解读名著情节、展示理解成果”为情境设计评价,布置任务:让小组合作改编“智取生辰纲”片段为课本剧,或制作一个智取策略分析 PPT,展示对情节、人物的理解。评价中,教师用“过程记录表”记录学生表现:改编剧本时是否查资料补细节,讨论时是否提独特观点,展示时是否说清人物理解;最终评价结合过程表现和成果质量来进行,让学生明白评价更关注过程努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评价,不是单纯的否定传统评价,而是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述教学策略从构建“多方参与”的评价主体,到设计“分层适配”的评价内容,再到创新“融入情境”的评价方式,每一步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未来,教师需继续探索多元评价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成长、推动语文教学提质的工具,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能力与自信。

参考文献:

[1]周延.初中语文如何进行多元评价[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02):12-13.

[2]乔文煜.试析“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多元评价机制的构建[J].新智慧,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