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题里的大思考
贡子安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新区幼儿园 212300
一、引言
提问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哲学重视通过对话培养幼儿思维。但当前幼儿园教师提问存在封闭、缺乏启发性等问题。从儿童哲学视角探索有效提问策略,对提升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借20 个案例为教育者提供借鉴。
二、开放式提问策略案例
案例1:四季的变化
在讨论季节主题时,教师提问:“秋天和夏天相比,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们从树叶颜色、气温、植物生长状态等多方面分享观察,教师追问:“这些变化会怎么影响小动物的生活?”激发幼儿联想,拓展思维深度。
案例2:食物的来源
午餐时,教师指着饭菜问:“这些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回答农民伯伯种植、超市购买等,教师接着问:“如果没有农民伯伯,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幼儿思考食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感恩意识。
案例3:玩具的用途
幼儿整理玩具时,教师问:“积木除了搭房子,还能用来做什么?”幼儿们提出做桥梁、武器等创意想法,教师进一步问:“那玩偶和积木组合,又能玩出什么新游戏?”鼓励幼儿突破常规,探索材料的多元玩法。
案例4:梦境的分享
晨间谈话,教师说:“小朋友们都做过梦,能和大家分享你做过最有趣的梦吗?”幼儿讲述后,教师问:“如果能走进梦里,你最想做什么?”以开放想象为切入点,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创造热情。
案例5:图形的联想
展示圆形、三角形等图形后,教师问:“这些图形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幼儿联想到太阳、饼干、屋顶等,教师追问:“把这些图形组合起来,能变成什么新事物?”引导幼儿从具象认知转向抽象组合思维。
三、启发式提问策略案例
案例6:影子的秘密
幼儿发现影子长短变化,教师问:“为什么影子有时长有时短?”幼儿猜测后,教师启发:“我们观察下太阳的位置,和影子变化有什么关系?”引导幼儿将现象与自然规律建立联系。
案例7:歌曲的改编
学唱儿歌后,教师问:“如果把歌曲里的小动物换成其他动物,歌词可以怎么改?”幼儿尝试改编时,教师提示:“怎样改能让新歌词唱起来更顺口?”引导幼儿在创作中感受音乐韵律。
案例8:搭建的难题
建构区幼儿搭高楼总倒塌,教师问:“为什么它总是倒?”幼儿分析后,教师指着底部结构问:“想想生活中高楼大厦的地基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怎么借鉴?”启发幼儿从现实中寻找解决方案。
案例9:沉浮的探索
实验中,幼儿对物体沉浮现象好奇,教师问:“为什么有的东西能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幼儿尝试解释后,教师拿出大小相同但材质不同的物体:“这两个物体一样大,为什么一个浮一个沉?”启发幼儿关注物体本质属性。
案例10:情绪的表达
幼儿因同伴误会哭泣,教师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幼儿倾诉后,教师说:“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事,除了哭,还可以怎么解决?”引导幼儿理性处理情绪,学会沟通表达。
四、追问式提问策略案例
案例11:为什么会这样
在科学小实验中,幼儿看到水倒入盐后消失了,惊讶地说:“水不见了!”教师追问:“为什么水会‘不见’呢?”幼儿们思考后回答可能是被盐吸收了。教师继续追问:“那我们怎么证明呢?”幼儿们提出可以通过加热让水蒸发,观察是否有盐留下。追问式提问引导幼儿深入探究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验验证能力。
案例12:故事中的细节
在讲故事过程中,教师问幼儿:“故事里的小熊为什么要去森林里?”幼儿回答后,教师追问:“那它去森林里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追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案例 13:手工制作的改进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幼儿制作的纸飞机飞不起来,教师问:“为什么你的纸飞机飞不起来呢?”幼儿猜测可能是折得不好。教师追问:“那我们怎么改进呢?”幼儿们开始观察其他小朋友的纸飞机,尝试调整折叠方法。追问式提问帮助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反思能力。
案例 14:同伴交往的思考
幼儿向教师告状说小伙伴抢了他的玩具,教师问:“发生了什么事?”了解情况后,教师追问:“那你觉得他为什么要抢你的玩具呢?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打算怎么办?”通过追问,引导幼儿思考同伴行为背后的原因,学会处理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案例 15:数学问题的深入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计算出结果后,教师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幼儿回答计算方法后,教师追问:“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追问式提问鼓励幼儿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五、情境式提问策略案例
案例 16:超市购物
在角色扮演区设置超市场景,教师扮演收银员,问扮演顾客的幼儿:“你想买什么?这些东西一共需要多少钱?你带的钱够吗?”幼儿在情境中思考商品价格、计算总价,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社会生活经验。情境式提问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思考,符合儿童哲学中强调的实践与体验。
案例 17:医院看病
在医院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扮演医生,问扮演病人的幼儿:“你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的?”引导幼儿描述病情,同时问扮演护士的幼儿:“我们应该怎么帮助病人呢?”情境式提问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医疗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 18:餐厅服务
在餐厅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问扮演服务员的幼儿:“客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招待?如果客人提出的要求你做不到怎么办?”幼儿在情境中思考服务礼仪和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
案例 19:交通规则
在教室布置交通场景,教师问幼儿:“我们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如果没有红绿灯,我们怎么安全过马路?”情境式提问引导幼儿学习交通规则,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案例 20:环保行动
创设环保主题情境,教师问幼儿:“我们的环境受到了污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呢?如果看到别人乱扔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办?”情境式提问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结论
儿童哲学视角下的多种提问策略,在幼儿园教学中成效显著,可激发幼儿好奇心,培养思维、表达及问题解决能力。期望教育工作者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深化儿童哲学教育,助力幼儿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胜男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5(1):174-177.
[2] 张愉沛 .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以广东省肇庆市 A 幼儿园为例 [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39(4):65-72.
[3] 段为 . 关于幼儿教师儿童哲学素养的探讨:基于幼儿园教育案例的思考 [J]. 新课程研究 ( 下旬刊 ),2015(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