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红色教育融入中职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成效探究

作者

熊秋云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但自制力相对较弱,对未来充满憧憬但也容易迷茫。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红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资源。

1 红色文化浸润日常,营造班级精神家园

班级文化构成班级内在的核心支撑力量,深刻塑造学生思想行为。将红色元素深度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成为日常管理中红色教育的关键途径。班主任起始点可放在环境创设上。教室墙面布置革命人物画像、红色名言警句,使红色氛围弥漫整个空间。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角”展示学生搜集的红色故事、红色书籍、红色歌曲材料,搭建起交流共享红色文化的场所。结合班级实际状况,班主任需要拟定带有红色印记的规章制度,把红色精神注入管理的各个层面。班级纪律要求可以参照革命先辈遵守纪律服从大局的作风;学习态度引导则强调克服困难需要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品质。利用班会时间组织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格外重要。讲述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朗诵红色诗歌等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与意义。设想一次名为“红色记忆,传承精神”的班会:邀请学生分享熟悉的红色故事。一位讲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另一位讲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经历。故事本身让学生强烈感受到革命者为国家人民利益甘愿牺牲的无畏精神。分享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也同时增强。班主任更要推动红色文化渗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践。鼓励同学间主动互助解决学习疑难,关心班级公共事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些具体行动促使红色精神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逐步塑造良好品德习惯。持续坚持实践,红色文化终将成为班级深层精神内核,转化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驱动力。

2 红色活动贯穿始终,搭建实践成长平台

实践活动承载着红色教育的核心价值,学生主体参与这些活动,能促成其对红色文化魅力的直接感知,以及对红色精神内核的真正认同与深度理解。班主任角色需结合学校整体部署与学生个体特性,策划并实施多元形态的红色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构成红色主题社会实践的关键路径,使学生得以迈出校园,直面社会历史情境。在纪念馆内,近距离观察革命文物是可能的,学生们注视那些“武器”、“生活用品”,讲解员的细致讲述同步进行着,战争年代的残酷实感与革命历程的艰辛通过这些实物得以传递。此类体验能够深化学生对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认知,促使珍惜成为学习与生活的自觉态度。红色志愿服务的开展同样重要,班主任引导学生进入社区空间或“养老院”,为特定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服务过程本身即是对无私奉献精神的具身体验,关心他人与关爱社会在此实践中萌芽。学生为老人打扫房间空间,陪伴聊天交流,甚至组织小型节目演出,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肯定性的评价自然流露。通过此次服务活动,温暖被传递的同时,学生自身在奉献过程中亦收获了个人成长的快乐因子。红色主题竞赛活动提供了另一种激发机制,“红色知识竞赛”、“红色演讲比赛”、“红色征文比赛”等形式被采纳。这些竞赛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驱动其对红色知识的自主探求,深化对红色文化的内在认知。知识竞赛环节采用抢答模式,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水平成为直接目标。演讲比赛中,学生需要联结自身的学习生活实际,清晰阐述所理解的红色精神内涵及其感悟。竞赛活动的价值在于,它迫使学生深入思考红色文化的深层结构,其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显著提升。

3 红色榜样引领方向,凝聚班级奋进力量

榜样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通过树立红色典型,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目标与精神指引,激发其内在动力与进取意识。教师可从身边挖掘具有代表性的红色人物,例如校内表现突出的党员教师或历史中具有影响力的校友人物。通过邀请党员教师进入班级,讲述其职业生涯中的具体经历与成长过程,使学生了解其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践行服务理念,从而增强学生对责任与奉献的理解。教师可在讲述中结合教学中遇到的具体挑战与应对方式,展现坚持与毅力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信念与努力的价值。学生在聆听后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感,普遍表示愿意以这些教师为学习对象,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同时,班级可收集并传播校友中革命人物的事迹,例如某位校友曾在战争时期作出突出贡献,通过真实事例增强学生对榜样力量的感知。此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班内表现优异的同伴。在学习态度、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均可作为榜样进行宣传与表彰。通过组织班级表彰活动,对优秀学生进行肯定,并邀请其分享个人经验,有助于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我提升意识。整体而言,通过多层次树立红色榜样,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推动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

综上所述,通过红色文化浸润日常,营造班级精神家园,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红色活动贯穿始终,搭建实践成长平台,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红色精神的认同和理解;通过红色榜样引领方向,凝聚班级奋进力量,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标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官燕 . 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 [J]. 教育科学论坛 , 2025,(15): 65-68.

[2] 庞占银 , 吴广顺 . 新时代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困境及解决策略 [J]. 职教通讯 , 2024,(08): 100-104.

[3] 袁晓慧 .“全人教育”视域下中职班主任育人角色的实现路径探究 [J]. 华章 , 2024,(08): 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