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融入文化意识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作者

曹天鸿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珠琳镇中心学校

摘要:本文探讨了融入文化意识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促进历史传承、塑造价值观和促进跨文化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多媒体资源利用、故事和传统文化的融入以及实地考察和社区参与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如电影、音乐和艺术作品的运用,讲解民间故事和庆祝传统节日,以及参观博物馆和邀请社区文化传承人士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文化意识;小学语文;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融入文化意识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历史传承、价值观塑造和跨文化交流得以实现。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促进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融入文化意识的小学语文教学将培养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公民。

二、文化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认知和理解,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首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历史传承。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教授古代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从而增加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认同感。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老师可以解读其中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进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其次,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价值观塑造。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对文化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价值的传达和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教学中融入优秀的文化经典和故事,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情感和道德修养。比如,通过讲述孔子的故事和他的人生哲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追求仁义道德的行为准则,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最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通过引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和习俗,学生可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性。比如,在教学中引入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总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历史传承、价值观塑造和跨文化交流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文化背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公民。

三、融入文化意识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采用一系列融入文化意识的方法。这些方法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首先,利用多媒体资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运用电影、音乐和艺术作品等多媒体资源,可以生动地展示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片段,与学生一起观看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文化元素和思想内涵。类似地,通过播放各种音乐和展示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其次,故事和传统文化的融入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讲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传统节日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和传统。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有关龙舟节的故事,并进行相关的庆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故事改编和表演,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演绎,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实地考察和社区参与也是促进学生文化意识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和文化展览等,亲身感受文化的历史积淀和魅力。比如,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并进行相关的导览和研究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社区的文化传承人士来校与学生交流,分享他们的文化经验和传统技艺,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认同。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造更多融入文化意识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主题的调研和研究项目,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作品的创作,如绘画、写作和舞蹈等,让学生通过艺术表达展现自己对文化的感悟和理解。总之,融入文化意识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故事和传统文化的融入、实地考察和社区参与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他们的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体验文化的魅力。

结论

融入文化意识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促进历史传承、塑造价值观和促进跨文化交流。多媒体资源利用、故事和传统文化的融入以及实地考察和社区参与等方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操作,如电影、音乐和艺术作品的运用、讲解民间故事和庆祝传统节日、参观博物馆和邀请社区文化传承人士,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化、培养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建刚.文化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61.

[2]张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3(Z1):58-59.DOI:10.16215/j.cnki.cn44-1371/g4.2003.z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