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志,鉴往知来
崔真真
库车市实验中学 842000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珍贵的资料,其中多数以文字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后经过衍生和变迁,出现了影视、图像等形式,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史料学习,我们能够引导学生总结出历史概念、阐述历史意义、评价历史故事,从而得到历史结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日益明显,因此加强史料研究,将史料纳入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成为了当下历史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史料的应用打开了历史教学的新世界,为我们呈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学生学习历史、掌握历史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应用意义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史料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大多数历史教学中,教材都是我们重要的教学工具,虽然全面且具有系统性,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通过史料的融入,能够将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容拿到课堂中,如文献、文学作品、历史记录等,有效地丰富课程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地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
其次,史料的加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趣为先,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学习活动得以深入和持续的保障。在史料中,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且直观性的素材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能够持续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史料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历史认知。一般情况下,史料都是根据历史时期当时发生的故事所记录或者记载的信息,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影响,通过将这些史料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能够增强历史教学的现场感和历史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范围,借助这样的史料开展学习活动,能够很好地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二、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史料
在史料的应用中,教师务必要明确史料对历史教学的价值和地位,从实际上来讲,史料其实是历史课堂的一种辅助性的学习资源,能够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同时有效地提升课堂质量。所以,为了能够科学有效的运用史料,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史料的选择,加强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史料的价值。为此,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的重点,在备课环节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内容做好分析,合理地选择史料,保证其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也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从而实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例如,在学习《明朝的灭亡》的时候,教师在选择史料的时候就要注重研究,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注意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因此,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通过网络手段,专门寻找了明朝历史发展的纪录片,通过纪实题材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史料引入的过程中,我也为学生布置了三个任务:找出明朝灭亡的原因?明朝的灭亡对当下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如果让你对明朝灭亡发表观点,你想说点什么?鼓励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史料,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学习兴趣。再如,我寻找了有关明朝灭亡的诗词,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含义,并且从诗词的角度出发,挖掘作者在其中表达的情感,从而了解明朝历史发展的动向。以上两种都是非常典型的史料,不管是纪录片还是古诗词,能够很好地帮助学习历史知识,以此推进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二)巧用信息技术,精彩展示史料
史料的选择是一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的工作,史料的展示同样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地将史料直接展示给学生,很少会借助一些手段或者形式让史料更有效地展现。这就容易让学生学习到的史料内容多数都是表面的知识,而且固定的形式会加重史料的枯燥感,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史料的价值。为此,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史料应用的技巧,我们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丰富史料的展示方式,给学生更加直观且生动地学习感受,从而让史料的内涵和价值得以展现。
例如,在学习《文艺复兴运动》的时候,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进行初步了解,并且掌握其中出现的著名人物和代表作。在教学的时候,我挖掘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史料,帮助学生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其历史影响。针对此,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中世纪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势以及当时的商业发展、经济发展等的特点;另外,我还寻找了当时非常著名的、惨烈的欧洲黑死病(鼠疫)的事件信息以及该病给当时欧洲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我发现学生学习史料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我才用了“一个史料、一句总结”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观看完史料后就总结出其中折射的社会形态以及对文艺复兴兴起的影响,最终让学生归纳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可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的加持,才能够发挥其真正地意义,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
(三)开展小组探究,全面解读史料
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们发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对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在史料学习中,如果我们过多地采用理论化教学,会让历史课堂变的非常枯燥,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影响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因此,在史料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如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引导学生全面解读史料,从而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我让学生首先观看了《英国工业革命》视频,在学生观看完后,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视频中体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哪些内容,并且分析其中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因素。通过小组探究过程,让学生对史料进行详细地解读,最终学生找出5 条有代表性的信息,可以说对该史料的解读非常到位。随后,我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找出与英国工业革命存在相似点的地方,以此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推进史料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史料融入课堂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意义,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我们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看清教学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准确地将史料引入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史料、精彩展示史料、全面解读史料的过程,构建氛围浓厚的历史课堂,从而推进历史教学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乐小莉. 史料研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2(06):185-187.
[2] 臧友霞 . 史料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中的应用思考 [C]//.2022智慧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2:2067-2069.
[3] 肖光鸥 . 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文科爱好者 ( 教育教学 ),2021(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