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课高效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韩雪飞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实验小学 054300

引言

小学数学复习课要注重知识的前后关联性,透彻性和灵活性,然而,传统复习课堂大多存在复习方法死板、课堂交流氛围僵硬、碎片化等影响复习效果的问题。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中,不仅为数学复习课增添了生机,加快了小学数学复习的进程,还提高了数学复习效果。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优势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复习课是最关键的数学课程之一,学生在数学复习课上梳理数学结构,加强数学理论的抽象性,训练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思维,树立良好的思维模式,促进学习效率提升。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图形表征方式,它借助丰富的图形、简洁的图形词、活跃的线条、丰富的色彩,从点、线、面到面,层层递进,呈现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和对应关系,让零散的知识网络呈现完整的结构。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从碎片化的网络知识中轻松提取,构建出脉络清晰、互相联系的逻辑关系。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除了要主动建构网络联系,教师也可以透过学生的思维导图呈现的问题认知与思维障碍。

(一)促进知识系统化

作为典型的图形化知识组织形式之一,思维导图这种向中心主题的两边分叉式分支结构,配以信息标识,提供了一种逻辑结构明确,具备符号组织样式的数学知识组织形式。学生在具体绘制过程中,通过可视化的知识组织形式明确了知识点之间的互相关系、相互作用,进而将离散孤立的知识点组织为有逻辑有层次的知识网络关系,以创意性为引导的可视化知识组织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力,还提供了有效储存提取的记忆结构。同时,丰富的视觉元素与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形式,使得其比线性文字陈述的组织形式具备更强的表达功能。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概念图使学习者对学科知识的内在结构一目了然,并能够准确地归纳出学科知识中的精华,使学习者逻辑思维严密,思维联想敏捷,思维创造活跃。学生在进行概念图绘制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结点,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训练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直观教学方式既清晰了知识结构,又通过体验式教学提升学习动力。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构建

(二)明确复习目标

在课程回顾环节,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设定,目标要具体,体现教学实践性,体现对知识点的理解、对问题解题方法、情感态度行为的综合性体现。通过不同色彩的对比和动态的布局,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逻辑思考能力。例如在“图形的面积”教学中,巩固教学目标,可分解为:让学生学会正确规范地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及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创建思维导图对公式推导过程进行梳理,深刻体会数学变形思想,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小组配合能力训练,提升准确表达交流的能力等。

(二)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以图形的形式呈现抽象的知识原理,以分支的形式层层展开,节点标记,建立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直观地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将这些知识穿成串,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的认识结构,能够简单轻松地进行理解记忆,比起文字,思维导图的呈现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兴趣之上开始教学,教师首先选择概念基础、简单易学的单元进行,以“100 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为例,运用黑板或者现代化教学设备,设计、制作思维导图。以“100 以内数的认识”作为主干,以几个与“100 以内数的认识”相关的内容为分支。把一些关键术语、关键案例放在分支上。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绘图的要求,如线条如何巧妙地运用,核心词汇如何选择等问题,学生明确了思维导图的画图方法。老师示教后,学生结合自己理解的认知,开始自主设计,色彩鲜艳、关联明确、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逐渐呈现。教师边走动边观察,边发现问题边提示,引导学生画图解决。对存在理解问题的学生,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四则运算的复习,通过提问“四则运算包括哪些?怎样进行四则运算?常用的四则运算规则有哪些?”,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知四则运算的概念,学生通过逐一回答,形成整体认知。

(三)小组交流与完善

每个组员都要在组内展示自己的思想,讲解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等,其他组员认真倾听,针对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有组员作品内容有明显不足的,可以展开激烈讨论,吸收别人的优点,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补充,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知识点的复习,有些同学复习前只掌握了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等,但是分数和整数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小组讨论,吸收他人的优点。

结束语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数学的模式,改变了原有复习课知识碎片化,让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框架,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完善对知识的认知结构,吸收知识内化于心,调动学习的主动空间。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的应用需进一步地拓展,为数学课堂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及全面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宇凡 . 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S2):56-57+82.

[2] 林传忠 , 曾木英 . 小学数学迭代教学:意义、价值及实践策略[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01):61-63.

2023 年度邢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 《“思维导图”在小学复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3Y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