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典诵读活动增强初中语文教学底蕴
丁竹炎
武进区人民路初级中学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需深厚文化底蕴支撑,经典诵读活动是重要途径。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文化与智慧,开展诵读活动可让学生亲近经典。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探索如何有效运用经典诵读增强教学底蕴,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任务。
1. 经典诵读活动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
1.1 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经典诵读犹如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语文能力的多扇大门。在反复吟诵中,学生得以亲近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感受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音韵之美与节奏之妙。从字词积累层面看,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经典篇章里,生僻字、多音字频繁出现,促使学生主动查阅字典,精准掌握其读音与含义,词汇量随之稳步增长。语句的理解也在诵读过程中不断深化,他们逐渐领悟语法规则、修辞手法的运用奥秘,如排比句增强语势的效果、比喻让抽象事物具象化的魔力等。阅读能力更是在沉浸于经典文本时得到锤炼,学生学会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旨大意,还能透过文字洞察作者情感世界。
1.2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内核。当学生诵读唐诗,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豪迈让他们看到古人对自身价值的笃定;品味宋词,柳永笔下杨柳岸边的离情别绪展现细腻情思。这些璀璨的文化符号如同拼图碎片,拼凑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学生在诵读中穿梭时空隧道,与往圣先哲对话,深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次张口吟诵,都是对民族智慧的一次致敬,内心油然而生的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种文化自信扎根心底,成为他们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坚守自我的力量源泉,使他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昂首挺胸,彰显华夏儿女的独特气质。
2.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
2.1 选择合适经典篇目
挑选经典绝非随意为之,需兼顾多重因素。既要考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低年级可侧重短小精悍、韵律感强的蒙学读物,像《三字经》《百家姓》,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启蒙识字断句;随着年级升高,逐步引入诗词散文名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典范之作,让学生领略大家风范。还要关注作品的思想深度与教育意义,所选篇目应蕴含正能量价值观,或倡导仁爱诚信,或弘扬爱国情怀,给学生正面引导。同时,题材多样性不可忽视,涵盖山水田园、边塞战争、怀才不遇等诸多类型,使学生领略不同风格韵味。
2.2 多样化诵读形式组织
单一的齐读易显单调乏味,创新诵读形式方能激发学生兴趣。小组接力读是个不错的选择,成员依次接续朗读段落,既考验个人熟练程度,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分角色朗读更是妙趣横生,依据文本设定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揣摩人物心理、模仿语气语调,将平面文字转化为立体表演。配乐诵读则借助音乐烘托气氛,古典乐曲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如用古筝曲伴奏苏轼的《水调歌头》,悠扬琴声伴着清朗嗓音,把读者带入浩渺星空之下。此外,还可以尝试情境诵读,搭建简易舞台布景,让学生身着古装置身模拟场景之中诵读,身临其境之感倍增,仿佛穿越回古代社会。
2.3 融入日常教学环节
将经典诵读嵌入常规教学流程,使之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早读时光安排固定时段专门用于经典诵读,清脆童声回荡校园,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课堂导入环节引用经典名句引出新课内容,引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讲解课文时适时穿插相关经典典故、名言警句辅助理解,加深知识点印象。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经典默写、仿写任务,巩固课堂所学。甚至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化用经典意象、借鉴经典结构谋篇布局。如此一来,经典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不是额外负担,而是自然延伸,学生在日常点滴积累中厚积薄发,语文功底日益深厚。
3. 保障经典诵读活动效果的措施
3.1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推动经典诵读持续前行的关键。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教师点评自不必说,还需纳入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环节。教师着重从专业角度评判诵读准确性、流畅性及情感表达是否到位;同学之间相互倾听能发现细节瑕疵并提出改进建议;家长则站在家庭视角观察孩子长期坚持诵读后的变化。评价内容维度丰富,不仅有基本技能考核,更要关注态度转变、习惯养成等方面。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式,量化打分便于横向比较,质性描述则提供个性化反馈。定期举办班级诵读比赛、年级展示活动,设立奖项激励先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态势。
3.2 教师专业指导提升
教师作为活动的引领者,自身素养高低直接影响活动成效。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研修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经典解读技巧、诵读教学方法前沿理念。校内开展教研活动,同组教师交流经验心得,观摩彼此示范课例汲取长处。鼓励教师自主阅读研究经典著作,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反哺课堂教学实践。日常教学中注重言传身教,以自身饱满的热情、标准的发音示范带动学生投入其中。当遇到疑难问题时耐心解答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攻克难关的信心决心。唯有教师率先垂范、精进不休,才能引领学生遨游经典海洋。
3.3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通过家长会宣传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转变部分家长 “唯分数论” 的观念误区。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定期推送经典诵读资源素材供家长参考选用。倡议亲子共读计划,每晚安排固定时间全家围坐一起诵读经典,共享温馨亲子时光的同时增进感情联络。家长监督孩子在家诵读情况并签字反馈给老师,形成家校闭环管理。假期布置特色实践作业,如寻访家乡历史文化遗迹并与所学经典关联起来讲述故事等,让经典诵读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家校携手同心同德,为孩子营造全方位浸润式的经典学习环境。
结束语
运用经典诵读活动增强初中语文教学底蕴,是提升教学质量、传承文化的有效举措。通过科学组织活动、落实保障措施,能让学生在经典滋养中成长。持续探索创新活动形式与方法,定能让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教学增添深厚文化色彩。
参考文献
[1] 曾祥春 . 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J]. 学周刊 A 版 ,2020,008(008):93-94.
[2] 王庭顽. 论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新作文:教研 ,2019,000(011):P.1-1.
[3] 李文 .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 [J]. 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通讯 ),2021(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