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问题化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郑陈铅

浙江省宁波市五乡中学 315111

引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操能力、信息素养等重要途径,已经得到了应有的重视,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丰富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学习,掌握相应的信息技能。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问题化学习,引导学生逐步突破各个重难点知识,解决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创设丰富、多样、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问题化学习的概述

问题化学习作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是以“问题”为核心载体,实施的具有探究性质的学习活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问题化学习,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方式,满足了素质教育的标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实践或学习,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素养、能力为主,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了解所学的知识,将其转化为能力,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基于问题化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策略

1、设计相关的问题

问题化学习是以问题为引导实施的教学,更贴合当前的学习任务,其具有一定的隐含性、梯度性、启发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针对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以此满足学生的创造性需求。因此,在问题化学习的设计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能力,去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和学习,解决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网络协议、设备与操作系统》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教材相关章节的电子版、网络设备与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视频,以及预习要求。并结合教材的内容,设定相关的问题任务,如:“列举至少三种网络设备并说明其作用”或者“解释操作系统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随后,根据实时的网络监控,了解学生的预习进度,及时给出反馈。

2、强调教师的作用

在问题化学习的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在问题化学习中起到自身的督导作用,以问题为基础,实施创造性教学工作,转变传统讲述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不断提升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对问题的探索欲望,积极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基于问题化学习,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协作、配合、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将整个问题贯穿于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因为信息技术知识本身就比较复杂,其中蕴含的内容和理论也比较抽象,学生如果单靠个人很难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背景、兴趣等进行合理分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去分析、探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这种利用小组合作,共同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种集力量与智慧高效学习的手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使学生积极、自主的探究所学的知识,共同学习,明确责任,这更利于学生融入后续的社会中开展学习。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当重要,是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相互磨合、增进交流、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此过程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了解问题化学习设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提升信息素养。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相关的问题,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强化自身的引导意识,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去探究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信息素养等发展,为学生后续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芳. 高中信息技术真实性问题情境设计及优化 [J]. 浙江考试 ,2024,(11): 42-46.

[2] 蔡琼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新教育,2023,(19): 69-70.

[3] 吴力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J]. 中小学电教 ( 教学 ), 2022,(01):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