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突破传统,智启未来

作者

杨瑞平

紫金县柏埔中心小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473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教育领域渗透,催生了智慧教育的兴起。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亟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变革性重构,“G-star 数智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智能设备、平台、资源、数据的深度融合应用,为学生营造沉浸式、个性化、体验式的智慧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精准教学、因材施教的数字化助手,引领小学科学教学加速迈向智能时代。

一、“G-star 数智课堂”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G-star 数智课堂”具有沉浸交互、虚实融合等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借助 AR/VR、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手段,学生可在虚拟仿真环境下开展科学探究,动手操作虚拟实验器材,自主探索科学原理,获得直观而深刻的科学认知。“G-star 数智课堂”营造的沉浸式探究情境,能激发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具象而鲜活,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构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辨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迁移应用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内化科学思维品质,激发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提升科学素养,为未来从事科技创新奠定基础[1]。

二、小学科学“G-star 数智课堂”的实施策略

( 一) 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要充分发挥“G-star 数智课堂”的智慧教学功能,教师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剖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借助智能备课系统,从海量的数字教育资源库中自动推荐匹配课程标准、学情特点的个性化教学资源组合,教师还要发挥教育智慧和学科专业素养,对推荐资源进行再加工,设计融合虚拟仿真、创客实践、混合式学习等手段的科学探究活动。

( 二) 合理选材,强化信息技术融合

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环境、天文等多学科知识,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各不相同,在运用“G-star 数智课堂”时,要根据不同单元主题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习体验。在教学“光的折射”时,可利用AR 技术,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扫描实物透镜,屏幕上会即时呈现光线折射的动态效果图,并可 360 °任意调节入射角,直观感受光路变化规律 [2]。

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观察植物》一课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植物的外部特征,教师利用 AR 技术,学生将平板电脑镜头对准桌上的实物植株,屏幕即时呈现出植株的局部放大图,并可 360 度旋转观察叶片形态、毛茸分布等细节特征,学生兴奋地发现原来植物茎上布满了细小的绒毛,叶片背面遍布气孔,这些微观结构之前从未留意。为进一步观察植物内部结构,教师引导学生使用 VR 设备,戴上VR 眼镜,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植物体内部,随着视角移动,细胞、组织、器官等微观结构被放大了数百倍,学生惊叹,原来看似平凡无奇的植株内部竟如此“波澜壮阔”,学生利用 3D 打印机,协作打印出植物的茎、根、叶等器官模型,亲手组装成完整的植株,加深对植物结构层次的理解。

( 三) 创新教法,提升课堂互动效率

小学科学教学要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教学方法要力求直观、生动、活泼。“G-star 数智课堂”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交互工具,为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撑,老师可利用智慧黑板的协同功能,学生可自主标注课件重点、难点,系统自动汇总后反馈给教师,教师即时调整教学策略,补充相关微视频、仿真动画,多媒体手段直观呈现抽象概念,提高了教学针对性。利用云课堂组建主题研学小组,学生在虚拟研讨室内头脑风暴设计实验方案,系统实时分析学生观点碰撞、思维交互过程并适时引入相关学习资源。

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利用智慧黑板呈现校园卫星地图,地图标注了校园内几十种常见植物的空间分布信息,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你能找到哪些我们熟悉的植物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标注,有的圈出了教学楼前的国槐,有的点击了操场边的白杨,智慧黑板的协同功能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角”,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教师组建“校园植物地图”主题研学小组,学生在线头脑风暴,讨论绘制植物地图的步骤方法,智能系统捕捉学生讨论中的关键词,推送树木识别、地图绘制等相关学习资源,学生的方案设计更加专业、具体。讨论结果汇总后,教师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方案,师生互动点评,集思广益优选出最佳方案。

结语

“G-star 数智课堂”的探索实践,为小学科学教学变革提供了全新路径,这一教学新模式通过沉浸式虚拟仿真、个性化资源推送、智能化教学交互等数字化手段赋能,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但应看到,“G-star 数智课堂”的实施还面临诸多挑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仍需完善,这就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协同发力,加强师资培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开发特色在线课程,加快构建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生态,共同助力“G-star 数智课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变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马云亭 . 如何利用课堂学习共同体促进小学科学教学 [J]. 科学之友, 2024(12):112-114.

[2] 王龙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动与探究式学习初探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4(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