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分析

作者

陈鑫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河南长葛 830023

摘要:在新经济形势下,随着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地勘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地勘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探讨了整合社会资源、安全监管、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挑战。同时,提出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等对策。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安全风险;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安全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思考。

一、新形势下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社会资源整合难度增大,安全监督压力加大

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工程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地勘企业通过调整结构,改变经营模式,强化内部管理,整合社会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这种管理模式下,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压力也显著增加。监管不力、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突显,使得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不断增加。

(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企业安全风险系数增加

现代企业整合社会资源时,建立了备案制度,通过考核认定,筛选出了一批有诚信、讲信用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合作单位和个体。然而,根据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由总承包方承担。这导致整合单位或个体在承担相关责任方面的能力,成为企业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

(三)安全监管工作未能落实,难以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各地为拉动内需保增长而加大投入,基本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工期紧、任务重、点多面广、队伍多、战线长。这导致项目管理难度大,项目安全管理者本身管理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管理失误,使得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增加。

(四)劳动用工方面的风险

地勘单位工人大部分为外协用工,加之整合社会资源劳务承包招聘的工人,带来了用工方面的风险。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对外聘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入工伤保险或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但安全风险仍然存在。地质勘探作业环境大多偏远、交通条件差或自然条件恶劣,部分工人安全生产意识差,“三违”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新进员工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

(五)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突出,重经营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项目“以包代管”现象普遍,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力有待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还有待提升,要坚持在生产活动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真正实现本质安全性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二、应对新挑战的对策思考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为代价。”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珍惜生命、关心健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维护广大员工的生命权、健康权放在首位,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企业发展长远规划,并加以落实。

(二)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单位规章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与生产经营单位签订经营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刚性考核。对外协单位或个人,签订劳务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安全生产专项协议,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缴纳一定比例的安全保证金,推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同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确保项目安全设施的有效投入,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或商业保险规避安全风险。

(三)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是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文化。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常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安全活动、宣传栏、内部网络等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员工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员工逐步实现“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而再转化为“我会安全”的境界。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安全行为,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落实于安全活动之中,才能达到保证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四)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和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安全部门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针对项目现场工作特点,编制检查计划,从人员、设备、环境、操作方法、劳动保护、项目管理等方面制定检查内容,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强化项目班组建设。

(五)加强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网络安全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保障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强对人员出入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加强对场所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场所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场所检查和维护,确保场所的安全。

结论

在新形势下,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社会资源整合难度加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带来的风险、安全监管不到位、劳动用工风险以及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加强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有效规避安全风险,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剑.新形势下企业多元安全管理对经营业绩考核的影响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4,(20):55-57.

[2]朱森.新形势下全过程管理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0):55-57.

[3]武红梅.新形势下成长型物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20):58-60.

[4]王河云.新形势下博物馆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4,(19):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