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预防脑梗死再发临床疗效观察
毛真真 姜国珍 贾在金
滨州市中医医院 脑病科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目的:观察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预防脑梗死再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脑病科收治的为辩证为血瘀证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按脑梗死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1年后比较2组脑梗死再发率、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变化。结果:实验组脑白质高信号体积总变化量显著(P<0.05),体积进展低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再发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对预防脑梗死再发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风痰阻络;预防;脑梗死再发
脑梗死再发与长期的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等所致的动脉硬化性病变密切相关,脑梗死后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减少脑梗的再发率,但国内外研究显示其1年复发率12.9%~17.7%[1],2年内的复发率为30%,5年复发率可达41%[2]。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不仅能提升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及恢复速度,减轻或消除部分卒中后遗症,还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降低血脂、显著减少脑梗死再发,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因首次发生脑梗死住院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5.37±5.78)岁,病程1~21d,平均(14.23±3.55);对照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5.25±5.81)岁,病程1~21d,平均病程(13.99±3.67),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脂等基线资料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住院期间2组均进行健康宣教,并采用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压、血糖,降脂稳定斑块。出院后2组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注册证号J20171021),100毫克/次,每日早餐前30分钟口服一次;瑞舒伐他汀钙片(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38),10毫克/次,每天夜间睡前口服一次。以上两种药物连续使用时间为1年。
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药物组成:全蝎10g、蜈蚣3条、烫水蛭10克、降香10克、土鳖虫10克、三七10克、红花10g、人参10克、生大黄5克、地龙10克,将所有药物粉碎,使用100目筛网将其筛分,筛分之后,使用胶囊壳将其装载,获得胶囊药剂,之后使用密封瓶将胶囊成品装载,保存,每粒0.3克,每日3次,每次4粒,饭前30分钟口服,服用20天,停用10天,交替进行,服用时间1年。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治愈、好转和未愈。(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2)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拄拐行动,或基本生活自理;(3)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治疗1年后进行2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变化,观察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改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应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脑梗死再发率比较 2组治疗1年后脑梗死再发情况比较 实验组中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12%(4/97),对照组中1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5.46%(15/9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变化情况比较 2组患者1年后复查脑白质高信号,比较体积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脑白质高信号稳定、改善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在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预防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复发,疗效显著。可见,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院内制剂通脉化瘀胶囊,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在增强了阿司匹林肠溶片抗栓、瑞舒伐他汀钙片降脂、抗炎的基础上,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血脂水平,从而扩张脑小血管,改善血流供应,减轻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减低卒中再发机率。中药对缺血区的再通,可延缓或降低脑白质高信号体积的波动。
参考文献:
[1]冯凯,郑志东.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 22 (07):1153-1162.
[2]袁国宾,刘广志.缺血性卒中的诊治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4, 32 (04):1-7.
作者简介:毛真真(1985-),女,山东滨州人,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研究:脑血管病的中西医治疗。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20Q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