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地质矿产勘查中绿色勘查理念的实施

作者

王敬文

山东集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引言

地质矿产勘查是获取矿产资源的基础性工作。为推动勘查活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绿色勘查理念应运而生。该理念强调将生态保护优先原则贯穿于勘查项目的设计、施工、恢复及管理的全过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技术革新和管理优化,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与生态修复最大化。推行绿色勘查不仅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地勘行业形象、促进其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具有双重意义。

1 绿色勘查理念的内涵

绿色勘查理念是地质矿产勘查领域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实践。它主张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追求资源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其内涵深远,贯穿于勘查活动的全生命周期。

其一,它强调源头预防和整体规划。在项目设计之初,就主动避让环境敏感区域,从布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扰动。

其二,它注重过程控制与技术创新。推崇采用航空物探、遥感等轻量化、高精度技术手段,替代传统重型勘查手段,并在钻探、槽探等施工环节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实现节能减排与污染控制。

其三,它追求末端治理与生态修复。要求所有勘查工程结束后,必须对工作场地进行彻底恢复,推行“即拆即治”,确保环境得到良好复原。绿色勘查的本质是以科技和管理创新为驱动,将生态保护红线内化为行业发展的准则,推动地质勘查工作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现代化模式转型升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地质矿产勘查中绿色勘查关键技术与实践

2.1 勘查设计与规划阶段的生态优化技术

绿色勘查的首要关键在于源头规避,其核心实践体现在勘查前期的设计与规划阶段。此阶段广泛应用高精度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生态预评估,精准识别并主动避让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地、基本农田等生态敏感区域。在此基础上,优化勘查工作部署,充分利用已有道路和场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建工程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同时,提倡“以空代地”、“以轻代重”的总体技术路线,优先规划航空磁法、航空电磁法、高光谱遥感等对地表零破坏或微破坏的先进技术方法,从宏观上圈定靶区,从而大幅减少后续地面工作的范围和强度。这种基于生态本底调查的精细化设计,是从根本上降低勘查活动环境足迹的战略性技术举措。

2.2 野外施工过程中的环保与节能减排技术

该环节是绿色理念从图纸走向实践的核心,聚焦于如何将具体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在道路修筑与场地建设上,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采用装配式钢板路面等临时性措施,减少永久性占地和土石方开挖。钻探工程中,大力推广模块化、轻便化的全液压钻机,其占地面积小、搬迁便捷。关键性技术包括环保型钻井液体系的应用与循环使用系统,实现废浆液集中无害化处理;以及规范化的岩心、矿样管理,防止重金属污染。对于槽探、浅井等工程,实行表土分层剥离、单独堆放养护,为后期复垦储备肥沃土壤。同时,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油料集中管理防止渗漏,真正做到清洁生产。

2.3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技术

绿色勘查不仅要求最小化破坏,更强调对已扰动环境的即时性、系统性修复。这是一项贯穿项目始终并延续至结束后的关键技术。实践上要求实行“边勘查、边恢复、边治理”的动态模式。对完工的探槽、浅井及时回填并利用原状表土进行复绿;对钻机平台、废弃道路进行土地平整和生态重塑。技术核心在于根据当地原生生态系统,筛选适宜的先锋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必要时采用客土、保水剂等辅助措施保障成活率,确保修复后的生态系统能够稳步向原生状态演替。对于可能造成水污染的项目,需建立长期的地下水监测体系,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实质性、可持续性的改善。

2.4 数字化与信息化智能管控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赋能绿色勘查高效落地的重要支撑。通过构建绿色勘查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遥感、无人机、物联网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勘查项目全流程的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无人机航拍可定期监测工作区植被破坏与恢复情况;传感器网络可实时监控钻井液池状态、水质参数等关键环境指标。所有数据汇聚至云端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环境风险预警与评估,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种“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监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确保了绿色勘查各项规范和要求能够被有效执行和监督,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

3 绿色勘查理念实施保障对策

3.1 制度与技术标准保障体系

构建完善的制度与标准体系是绿色勘查得以规范推行的根本保障。首要任务是制定并持续更新覆盖地质勘查全流程的绿色技术标准与规范,明确从项目设计、施工到闭坑恢复各环节的环境保护技术要求,使绿色勘查有章可循。同时,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监管与考核机制,将绿色勘查要求纳入项目立项、招标、验收的硬性指标,实行环境影响一票否决制。通过推行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库建设、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手段,引导和激励地勘单位自觉履行环保责任,将外部约束有效转化为内在动力,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3.2 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保障支撑

绿色勘查的深入发展最终依赖于科技创新与专业人才的双重驱动。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定向研发和推广应用环保型钻探工艺、生物降解泥浆、高效生态修复技术等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装备,以技术革新从源头削减环境影响。并行推进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系统性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勘查技术人员、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与绿色技能,培养既懂地质业务又精通环境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最终构建以创新技术为硬支撑、以专业人才为软实力的核心保障,确保绿色勘查理念能够扎实落地并持续优化。

结束语

绿色勘查理念的实施是地质矿产勘查领域实现转型升级、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该理念彻底改变了传统勘查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与找矿成果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通过全过程、全周期的生态化管控,在保障国家资源供给的同时最大程度减轻环境负担,实现了资源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必须持续完善绿色勘查技术标准体系,大力研发推广环境友好型勘查技术与装备,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行业文化建设。推动绿色勘查从示范探索走向全面普及,真正成为行业自觉行动,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扎实贡献。

参考文献

[1]蒋力.新形势下当前地质矿产绿色勘查及找矿技术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25,37(03):177-179+

83.

[2]谭尹枨,蒋鹏.地质矿产绿色勘查及找矿技术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5,(05):172-174.

[3]邢瑞龙.地质矿产勘查及绿色勘查技术[J].中国金属通报,2024,(10):125-127.

[4]郑媛媛.绿色勘查技术在地质矿产中的应用及其创新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24,(10):128-130.

[5]黄勇炜,高银梅.新形势下地质矿产绿色勘查及找矿技术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4,(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