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建筑工程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田宇 苏锐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400000
引言
新时期,市政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积极引入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材料,以促进城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环保性等多方面的综合提升。高强度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优良,不仅能够强化建筑整体结构的可靠性,还能够增强结构在外界环境不良因素侵蚀方面的抵抗能力。为了确保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能够发挥优势能效,需要对其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有序性进行强化,重点对泌水浮浆问题、表面裂缝问题进行关注和预防,避免其问题产生降低整体高强度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性能。
1 市政建筑工程应用的高强混凝土结构特征
高强混凝土目前在市政建筑工程当中应用已然非常广泛,在实际应用中也切实呈现出在结构性能方面的优势。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低也会达到 60MPa 以上,具有抗压强度高的特点,这主要是通过对混合原材料的配比进行相应优化,并采用高标号水泥、细磨矿物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等优质材料,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强度高的情况下在施工中应用的结构截面尺寸就可以对应减少,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抗压能力。高强混凝土结构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其物理性能优良,密实度高,孔隙率低。所构建的建筑结构可以有效抵抗水、化学物质的侵蚀,因而建筑结构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更简单。而从施工角度来说,高强混凝土施工的材料配合比设计、拌和技术都更为先进,在泵送、浇筑方面也有良好的便捷性,施工缝数量也比较少,使得整体施工难度降低。
2 市政建筑工程高强混凝土施工应重点预防的问题
2.1 泌水浮浆问题
在高强混凝土施工期间,泌水浮浆问题在浇筑环节比较多发,而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含量偏多,使得一些水分从混凝土的表面析出,水分与混凝土表面的材料又产生融合,形成一层水膜和水泥浆的现象。泌水浮浆问题的出现,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强度、耐久性也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在实际施工期间,一定要对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进行科学规划,并在拌和期间对各个原材料含量比例进行严格、精准的控制,并保持均匀的搅拌操作,防止泌水现象出现。并且在浇筑施工期间,也要保持浇筑速度的适宜性和均匀性,结合实际合理选择分层浇筑或振捣密实处理。以此保证高强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及时排出,水分慢慢蒸发。另外,在高强混凝土初凝阶段,是表面最容易出现浮浆的时期,可以采用二次抹面操作进行消除。
2.2 表面裂缝问题
高强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问题,证明不仅是外观上出现了瑕疵,在结构的内部也有可能出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因而必须要得到关注,进行重点预防。表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比较多样,高强混凝土材料对温度的敏感度较为强烈,外界温度发生大浮动时,混凝土结构内外会出现温度差,产生应力进而导致裂缝出现。还有混凝土的不良收缩、养护不当等,都有可能引发表面裂缝问题的出现。在实际施工中,要通过对水泥、掺和料等种类、质量的合理把控,从根本上提升整体高强混凝土的裂缝应对能力。并要在所有施工环节的过程中,对环境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过大的温差变化。还要做好养护处理,保持结构表面的湿润度适中,避免水分过快蒸发。
3 市政建筑工程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做好高强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和质量控制
要根据市政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对高强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置进行合理规划,并严格控制其材料质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品种。水泥方面,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硅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强度发展和耐久性;骨料选择时,应优先考虑粒形良好、级配合理、杂质含量低的天然砂石;掺和料的选择对混凝土强度有直接影响,可以选择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对应适当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还有外加剂可以选择高效减水剂,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这可以在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的同时不牺牲强度。其次,要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根据各个原材料的性能,进行合理储存,比如水泥和掺合料应储存在干燥、防潮的环境中,避免受潮结块;骨料应定期进行筛分和清洗,以去除泥土和杂质。
3.2 高强混凝土拌和技术
高强混凝土拌和期间,需要保证各种材料混合均匀,避免出现离析现象。需要使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凝土的均质性。在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温度,密切观察混凝土搅拌是否均匀和充分。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性能,还可以结合二次搅拌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步加入材料,增强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3 高强混凝土运输
在高强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要使用搅拌车、泵车或专用的混凝土运输车负责运输,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能持续搅拌。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运输时间,提前规划路线,尽量缩短运输时长。如果运输阶段遇到高温、低温等极端天气,需要做好防护处理。比如遇到高温要覆盖湿布或喷水来降低搅拌车的温度,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
3.4 高强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高强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一般需要分层浇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确保混凝土在模板内均匀分布,减少气泡和空隙。在浇筑的过程中,要使用振动棒进行充分振捣,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并要对浇筑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可以在浇筑区域搭建遮阳棚,或者是覆盖一层保温材料,以保证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下硬化,预防温度裂缝的出现。在浇筑完成后,高强混凝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湿养护,以保持其表面的湿润状态,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达到设计的强度。养护期间,应定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水,确保其湿润,同时避免过早承受载荷,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最终性能。
结语
应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大幅度提升结构的强度水平,增强稳定性。但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受施工操作、外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存在一些弊端问题,裂缝、浮浆等情况发生的概率也相对偏高。需要通过强化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来促进施工质量、效率的提升。因而,在实际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对高强混凝土结构特征进行明确,做好高强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和质量控制,拌和期间要保证原材料充分融合,运输期间要做好防护处理。并且在浇筑、养护等关键施工环节,一定要落实技术规范,确保最终结构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 李放;何颖.建筑工程项目中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12):92-94.
[2] 高珊.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4):27-30.
[3] 汪潇;申波;曲欢. 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4(13):33-35.
[4] 罗云伟.高强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9):158-160.
作者简介:
田宇,助理工程师,本科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凰镇凤回路中国水电基础局青凤项目经理部
苏锐,助理工程师,本科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凰镇凤回路中国水电基础局青凤项目经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