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考体育导向下耐久跑趣味化练习探索

作者

孙成昌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刘家初级中学 130201

引言:随着中考体育分值占比逐步提升,耐久跑作为中考体育重要项目,其练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中考成绩与身体素质发展。当前,在中考体育导向下,耐久跑练习却面临诸多困境,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凸显,不仅影响学生耐力水平提升,还不利于其运动兴趣与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因此,深入分析耐久跑练习现存问题,探索科学有效的趣味化练习策略,对提升中考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考体育导向下耐久跑练习现存问题分析

(一)学生层面:练习积极性与参与度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受家庭溺爱,优越环境致使其意志薄弱,面对耐久跑练习望而却步。加之耐久跑过程体力消耗大,“极点”现象带来的不适让学生心生恐惧,部分学生将其视为无趣项目,认为枯燥乏味,从而练习积极性与参与度严重不足。不少学生面对耐久跑练习时,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甚至逃避,难以完成训练内容,这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二)教学层面:练习形式单一与目标脱节

多数体育教师在耐久跑教学中,仍依赖传统训练方法,如单纯的长距离跑量积累,手段单一、方式单调,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直道冲刺、弯道减缓这类节奏固定的半间歇训练,以及较长距离障碍跑等方式,虽有一定作用,但忽略了耐久跑需短时间内保持速度的特性。且教学过于注重中考成绩,“以考代练”,忽略学生兴趣培养与个体差异,使得练习形式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习惯的目标脱节,学生被动练习,难以激发内在动力。

(三)评价层面:反馈机制单一与激励不足

在评价学生耐久跑练习成果时,多以跑步成绩为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反馈机制极为单一。教师未充分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以及技术动作的改进。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使学生难以明确自身问题所在,无法针对性提升。同时,缺乏多元激励手段,对于努力练习但成绩提升不明显的学生,未给予足够鼓励,导致学生练习热情消退,难以持续投入到耐久跑练习中,不利于学生长久坚持与提升耐力跑水平。

二、中考体育导向下耐久跑趣味化练习策略

(一)丰富练习内容,结合中考目标设计趣味任

围绕中考耐久跑的距离要求(如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将单一跑步转化为“任务闯关”模式。例如设计“中考达标闯关赛”,把跑步路线划分为 3 个关卡,每关设置与中考能力要求匹配的趣味任务:第一关“节奏把控关”,学生需按照教师预设的节拍(如每分钟 180 步)跑 300 米,通过佩戴简易节拍器或跟随音乐节奏,强化跑步节奏稳定性;第二关“体能突破关”,在路线中设置 3 处 10 米短距离加速带,模拟中考“最后冲刺”场景,学生需在加速带内达到规定速度(如每秒 4 米)才能通关;第三关“技巧检验关”,终点前设置弯道跑区域,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弯道跑姿势(身体内倾、摆臂幅度调整)完成,教师现场打分[1]。通过任务拆解,让学生在闯关过程中逐步突破中考核心能力,同时降低长跑的枯燥感。

(二)创新练习形式,利用团队互动提升参与度

借助团队协作激发学生积极性,设计“接力闯关跑”“班级寻宝跑”等形式。以“接力闯关跑”为例,将班级分为 6-8 人小组,每组需共同完成 4000 米(对应中考距离的 4-5 倍)的接力跑,每位成员跑 500米,且交接棒时需完成趣味互动任务:如传递接力棒前,两人需共同完成 10 次击掌并喊出小组口号,或快速回答 1 个体育知识问题(如“耐久跑中‘极点’出现时应如何调整呼吸”)。此外,“班级寻宝跑”可在操场或校园路线中隐藏与体育相关的卡片(如中考体育项目图标、跑步技巧小贴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跑完全程,找到卡片可兑换额外训练奖励,既提升团队凝聚力,又增加练习趣味性[2]。

(三)优化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趣味激励

打破“唯成绩论”,构建“成绩+过程+互动”的多元评价体系,融入趣味激励机制。在成绩评价上,除记录最终跑步成绩外,增设“进步积分”,学生每次练习较上次提升 1 秒可获得 1 积分,积分可兑换体育用品(如定制运动手环、趣味跳绳);在过程评价中,设置“最佳协作奖”“创意跑姿奖”等特色奖项,例如对团队接力中配合最默契的小组、跑步时姿势标准且富有活力的学生,颁发卡通奖牌或“运动之星”电子证书;同时引入学生互评环节,让学生通过“趣味评分表”(如用“星星”“笑脸”代替分数)互相评价对方的努力程度与团队贡献,评价结果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免一次基础训练”的奖励,通过多样化激励,让学生感受到练习过程的价值,持续保持参与热情[3]。

结语:中考体育导向下耐久跑练习现存的学生、教学、评价层面问题,制约了练习效果与学生发展。文中提出的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优化评价等趣味化练习策略,能有效破解这些困境,既契合中考体育目标,又兼顾学生兴趣与个体差异,可提升学生参与度,帮助其提升耐力水平。未来教学中,若能持续完善这些策略,必将进一步优化耐久跑教学,为学生中考体育成绩提升与终身运动意识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洋,王雪.基于中考体育导向的耐久跑趣味化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23(05):72-75.

[2]陈晨,张磊.团队游戏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4):119-121.

[3]李静,赵阳.初中耐久跑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J].体育教学,2024(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