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源行业调研和价格模型分析

作者

刘彪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88

一、电源行业调研情况

1、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项目需求,我们对电源的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源对于需求方来说不仅是一个外购产品,而是与需求方的产品融合到一起的伙伴。在 XX 项目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单机的轻量化指标,我们与电源供应商开展联合设计工作,完成了相关电源产品的研发。供应商在申请新技术课题、新技术应用时也是第一时间找到我们开展联合设计,共同开发下一代产品,推动技术进步。

2、市场驱动因素

(1)需求增长:面对后续多个项目的立项及投产,我们对电源的需求在未来五年内是持续增长的。

(2)技术创新:面对新型号立项,我们与供应商共同开展产品升级换代,对于提高我们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是很有必要的。

3、部分企业调研情况

(1)A 公司

优势:在二次电源领域有四十多年的研制经历,技术实力领先,进度保障有力,产品质量可靠,积极参与竞标,人员配合度高。

劣势:没有厚膜类产品,在产品统型方面需要结合客户需求进一步优化。

(2)B 公司

优势:在二次电源方面技术实力较为雄厚,在 X 集团内部型号二次电源有一定的占有率,前期为 XX 项目配套 XZ 电源,交付、质量等方面较为出色。

劣势:但是对竞标项目响应积极性欠缺,无积极开拓市场的意向。主要用户在五院内部等单位,市场占有率不高。

(3)C 公司

优势:在一次电源领域有很好的技术储备,配合我单位开展了 Z 领域电源的研制,具备相关产品的应用经历。

劣势:二次电源业务在 2018 年刚刚成立,技术储备方面略显不足,进度保障方面较弱。

二、影响电源价格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 A、B、C 三家公司的调研,我们发现电源的价格通常会考虑研发成本、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管理费、税、利润、规模经济、技术复杂性、可靠性要求、市场需求、政府和行业标准等因素。

1、研发成本:包括设计、样机研制、试验测试等成本,通常比例为5%-20% ,在研制阶段此部分费用较高,如后续有批量能够进行分摊,此部分费用则能降到较低的比例。

2、材料成本:主要为外购、外协费用,材料费用所占比例通常为50%-70% ,受项目的的未来批量、现阶段竞争激烈程度等会有所波动。

3、制造成本:包括生产、调试、测试、试验和全流程质量控制的成本,所占比例通常为 15%-20% 。

4、管理费、税、利润等,通常管理费占比 5%-8% ,税占比 6%-13% 之间,利润占比 5% 。

5、规模经济:大规模生产能降低单位成本,统一需求对供方的统型工作很重要,一方面可以降低我们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便于产品型谱管控。

6、技术复杂性:更复杂的技术可能导致更高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在提出技术要求时考虑供应商产品实现的可操作性,这是在间接降低采购成本。

7、可靠性要求:特殊领域电源需要极高的可靠性,增加的测试、试验和验证等工作提高了成本。

8、市场需求:需求量的增减会影响价格,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好需求统一,牵引供应商统型,能够降低供应商的价格,同时降低我们的采购成本。

9、政府和行业标准:满足特定标准可能增加成本,例如 XX 项目,按照行业常规做法元器件质量等级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项目实际实施时,一方面要求低成本,一方面客户又提了很多对元器件的要求,导致我们单机和供应商电源的成本都随之增高。

三、价格模型的建立

我们通过对 A、B、C 三家公司的价格组成调研,在不同领域的成本占比如下表所示:

表 1 X 领域调研结果

表 2 Y 领域调研结果

表 3 Z 领域调研结果

通过对影响电源价格的几个关键因素的分析和 A、B、C 三家公司价格组成占比,我们就很容易地根据其中某项我们所知的成本推算其它部分的成本数据是否合理。在电源的报价中,我们可以要求供方提供分项报价,如项目对成本要求较高,可以进一步要求供方提供明细报价。根据分项报价或者明细报价,我们可以对直接材料成本进行核价,再根据其在成本结构中的比例来推算其余成本要素的数值。就以某产品为例,它的直接材料成本为 2 万元,根据我们所建立的基础成本模型,我们知道直接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 60%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此电源的合理价格为 3.3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