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推动党建与文化融合互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李璇

身份证号:654322198212061223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发展模式、动力机制和管理理念正经历深刻变革。在此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优势。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和软实力,是凝聚员工共识、激发内生动能、塑造企业形象、引领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1、党建与文化融合互促的时代价值

从理论维度看,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属性。我国企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的,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的“根”和“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是企业的“气”和“神”。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价值追求融入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赋予其深厚的政治底蕴和思想内涵;同时,富有活力的企业文化又能为党建工作提供丰富的载体、浓厚的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党建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富成效,这种“根魂”与“神气”的交融,本质上体现了政治优势与文化优势的有机结合;从历史维度看,我国优秀企业的成长史,往往是一部党建与文化交织共进的历史。从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到建国后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载人航天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其中都闪耀着党的精神谱系的璀璨光芒,同时又凝聚了企业独特的文化创造,这些精神文化成果,成为推动企业攻坚克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从现实维度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员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党建工作通过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引导、组织保障和纪律约束作用,为企业把舵定向、凝心聚力;企业文化通过塑造共同价值观、激发内生动力、规范群体行为,营造和谐奋进氛围。

2、推动企业党建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系统策略

2.1、强化顶层设计

企业高层特别是党组织和经营管理层必须首先达成战略共识,将党建与文化融合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制定融合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可探索建立党组织主导、党政工团协同、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党建工作要求能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能在党建工作中得到充分回应,从源头上保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

2.2、强化政治引领

必须坚持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企业战略制定的根本遵循和文化建设的核心指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融入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企业管理层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要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和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2.3、推动思想共育

将党的思想建设与企业精神培育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建制度载体,同时创新运用文化讲堂、故事分享、典型宣传、厂史教育等文化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企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形成思想上同频共振、行动上步调一致的生动局面。

2.4、加强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相结合,着力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发挥党组织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使党员队伍成为企业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在企业文化塑造中,突出强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展技能比武、创新攻关等活动,激励党员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深化改革中当标杆、作表率,带动全体员工共同进步[1]。

2.5、深化纪律作风与文化约束共治

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将廉洁从业、诚信经营、合规管理、社会责任等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文化和制度建设,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廉洁文化、合规文化。通过文化浸润和制度约束双管齐下,引导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构建清朗健康、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和发展生态[2]。

2.6、丰富实践活动之形

打破党建与文化建设工作“各搞一套”的藩篱,统筹规划活动载体。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厂庆纪念等,联合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志愿服务、技术革新竞赛等,既体现党性教育要求,又富有文化气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企业展厅、内部刊物、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宣传阵地,一体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和企业文化理念,讲好企业故事、党员故事、劳模故事。打造集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使其成为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精神家园。

2.7、健全制度保障

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融合做法,及时固化为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修订企业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和职责权限;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政治素养、价值观契合度作为人才招聘、晋升、评价的重要依据;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党建与文化融合的专项评价指标,既要看经济业绩,也要看政治效果和文化建设成效,推动融合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运行[3]。

结束语

推动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互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战略工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它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自觉、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以融合的思维谋划工作,以互促的机制推动实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铸牢企业的“根”与“魂”,塑强企业的“气”与“神”,在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同时,驱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行稳致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馨苑. 合资企业党建与文化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现代企业文化,2024,(19):8-10.

[2]力慧慧. 新时代煤化工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活力,2024,42(01):19-21.

[3]刘霞. 电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2023,(2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