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祁龙
西宁市城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中图分类号:TU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优质的工程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同时还可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延伸建筑物应用年限。现阶段,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面临着诸多难题,如进度拖延、资源浪费等,这则难以充分发挥出管理工作的真正价值。然而,精细化管理理念的研发与应用,能够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现阶段,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合理地运用精细化管理,加强各方面的管控,努力实现管理总目标。
1、现阶段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问题
由于住宅建筑工程固有的性质,住宅建设项目管理呈现出工期长、质量要求严格、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在此期间,需要精心安排各阶段的施工任务和工作协调。在质量方面,它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他们的生活舒适度,尤其针对结构安全、防水、隔音等功能性要求严格,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监管标准,否则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和功能缺陷。此外,施工现场人员复杂、设备众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差异很大,特别是在设备维护、临时用电和消防管理方面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要遵守建筑法规和安全标准,协调业主、施工方、监管部门等多方需求,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高效推进,最终实现安全、舒适、优质的住宅交付。在建筑施工流程中,如果管理体系存在问题,会严重影响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很多企业在施工管理中,没有制定精细、明确的管理标准,这则使各管理部门行使管理义务时没有参照文件,从而导致整个协调管理较为困难,让相关施工工序无法实现有效衔接,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等不良现象。如常见的交叉施工安排混乱问题,若没有合理的调度安排,会导致各工种之间会存在干扰,这不但影响施工质量,还会严重延误工期。
2、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制度精细化管理
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依据,可以决定管理工序标准化水平,因此,应该对应用要点实施有效的整合,保证制度内容与管理要素间能够实施有效的配合,提升项目管理的精细化,还要结合项目的原材料采购、招投标、施工等环节,落实精细化管理规范,让工程建设可以规范的开展,提升工作人员的理念。在设置管理制度时,应该依据总则、分项目方式划分制度,确保有关组织部门可以依据标准规范地完成管理工作的要求,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依据项目管理需求,合理地分析标准施工流程,监督施工环节以及施工要素,有效地发挥制度的作用,规范施工行为,提升校验的效果;有关管理部门需要协助构建日常监督机制,落实全面的监管监督,确保可以巩固和加强精细化执行监管基础,让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地完成。对于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进而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在制度构建中要落实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确保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提升管理的效率。组织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依据流程以及规定规范工作行为,有关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组织部门的监管,保证有关工作的有效落实,整合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控制要求,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还需要执行权责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对项目管理实施集中约束以及监督,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提升相关部门的专业性水平,共同努力实现管理目标,提升监管效果[3]。
2.2、施工人员精细化管理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是关键要素,管理要求较高,不仅直接和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挂钩,往往还影响着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应该引起管理人员重视。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员有序服务于项目,可以满足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如此也就需要将岗位匹配性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确保其较好契合施工任务,一些特殊岗位应该持证上岗,避免滥竽充数。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精细化管理还应该落脚到培训方面,要求针对每一个施工人员开展相契合的培训活动,在确保施工人员匹配自身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施工人员作业效果。施工人员培训应该采取差异化方案,根据不同工种以及具体作业任务,从质量、安全以及效益等多个角度入手,构建全面详尽的培训计划,确保所有培训内容可以充分作用于施工人员。比如在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活动时,管理人员就需要具体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结合其执行的工序,细化出所有的施工安全风险,进而组织相匹配的施工安全培训素材,依托面对面培训以及多媒体辅助的方式,指导施工人员明确自身面临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掌握相应防护方法,提高施工警惕性,降低相应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最终促使施工安全培训能够发挥理想效果[4]。
2.3、资源配置精细化
资源配置优化机制是住宅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支撑,通过科学、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实现人力、材料、设备、资金等要素的精准配置和动态平衡。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可制定差异化的资源配置方案,如地下一层至地上十七层的结构施工阶段,根据各层施工强度和技术复杂程度,动态调整人员配置,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人力资源匹配度。深入分析施工特点,对关键工序如混凝土浇筑、钢筋连接等环节,精准配置专业技术骨干和辅助人员,形成梯队合理、技能互补的施工团队。资源配置优化机制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实时监控、精准预测和动态调配。在给排水、电气安装等专业工程中,建立了包括资源需求预测、使用追踪、效率评估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例如,通过建立管线预埋和设备安装的精确资源测算模型,对管线长度、接口数量、设备规格进行动态跟踪,结合施工进度和质量数据,构建多维度资源配置算法。
2.4、管理流程精细化
为保证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综合作业的质量水平,要在可控的管理范围内,严格依照标准化流程完善具体工作,为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效能最优化提供保障。从前期策划环节入手,融合 BIM 技术等内容优化项目设计环节,然后从进度管控、成本和材料管理、质量和工艺标准化管理以及安全施工管理等方面,确保精细化管理流程顺利落实,维系整体作业的综合效益。在住宅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控制体系中,成本的缩减管理也非常关键。为此,要打造动态成本控制模式,确保统筹应用管理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比如,对项目的关键材料进行二维码跟踪识别,扫码即可了解材料的生产批次信息以及检测报告等,并配合岗位责任机制进行验收责任人跟踪管理,最大程度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施工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大幅提升,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需不断加大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力度,以全面去除隐患问题的存在。因此,施工企业应该深刻意识到其重要性,将其运用到各方面管理中,包括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持续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促进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敖力.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新城建科技,2025,34(01):186-188.
[2]陈司达.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居舍,2024,(33):142-145.
[3]赵毅.关于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0):82-84.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430028.
[4]刘生福.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24,43(26):36-39.
[5]李跃亮.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居业,2024,(04):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