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作者

梁洁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实验学校

引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重要驱动力,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关键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这些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信息化教学凭借其互动性、直观性等特点,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新路径。

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现状,核心素养培养困境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教学资源应用停留于表面,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许多教师仅将多媒体作为展示工具,课件制作千篇一律互动环节设计不足,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信息技术运用往往流于形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虽然丰富多彩,却未能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机结合,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操作能力欠缺无法熟练运用各类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中对核心素养关注不够,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计算能力得到锻炼,但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惯性影响教师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自主探索机会。

核心素养培养面临突出困境,先表现为教学目标设定脱离素养要求,过分强调知识点覆盖忽视思维品质培养,课堂活动设计缺乏系统性未能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整体规划,活动形式虽然新颖但内涵不足难以实现深层次认知发展。评价机制滞后,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难以全面反映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信息化资源建设缺乏针对性,通用性资源较多而面向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专门设计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无法有效融入素养培养要素,家校协同机制不健全,家长对信息化教学认可度不高,对核心素养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脱节。

二、智慧课堂资源整合优化,数学思维能力深度激发

智慧课堂资源整合优化需遵循学科特性与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多维立体资源体系,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可以将微课视频、动态演示等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主题资源包,这些资源应具备趣味性与挑战性,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思考欲望。教师需对现有资源实施二次开发,添加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跨学科资源融合可将生活实例、科学现象与数学知识关联,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资源整合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形成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学习路径,确保每位学生都获得适合自身发展资源支持,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几何软件应用等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批判性思维形成。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小数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应当整合多种信息化资源创设商场购物情境,课前推送微课视频讲解小数乘法基本概念,学生通过白板观看并完成预习任务。课堂开始教师利用虚拟商场软件展示各类商品价格,引导学生思考购买多件商品时如何计算总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将购物问题转化为小数乘法计算,使用在线计算工具验证结果。教师引入计算器软件展示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学生观察探索小数乘法计算原理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思维深度。课堂活动设计多样化包括虚拟购物挑战赛,学生扮演顾客与收银员角色实践小数乘法应用;

数字闯关游戏学生解决递进难度计算题目,获取成就徽章;思维拓展环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软件梳理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字评价体系科学构建,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数字评价体系科学构建需转变传统评价观念,建立全过程多维度评价机制聚焦学生学习全貌而非单一结果,信息技术支持下评价数据收集变得系统化、常态化,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等多方面内容。智能题库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自动分析知识掌握程度,生成个性化诊断报告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同伴互评机制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作品,反思自身学习过程培养元认知能力。教师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挖掘学习行为背后规律,找出学习障碍精准施教,评价结果呈现方式应摒弃单一分数评判,采用能力图谱等方式全面展现学生发展状况。即时反馈系统使学生完成任务后获得及时评价,调整学习策略形成良性循环,微课资源库按难度分级,学生可依据自身水平选择适合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为例,教师构建完整数字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通过学习平台推送预习任务单,内含因数倍数基础概念微视频与探究问题,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难度任务,平台记录预习情况形成学习档案。课堂中教师创设数字侦探情境,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探索数字间隐藏关系,活动分为认知建构、规律探究、应用拓展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学习表现报告。学生利用交互式数轴软件标注某数因数与倍数,直观感受两者关系,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共同探究质数特性,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判断倍数方法。教师基于实时数据分析识别共性问题与个体差异,实施精准指导,课后评价环节采用多元方式:自我评价学生录制学习心得反思解题策略,小组互评学生互相点评探究过程与成果,智能评测系统根据学生解题情况推送个性化练习。学习平台设置知识图谱功能,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解锁知识点可视化呈现学习进度,激发持续学习动力,家长通过平台了解孩子学习状况,参与评价过程实现家校协同。

结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表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通过分析现状与困境提出智慧课堂资源整合优化与数字评价体系科学构建两大策略,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强化信息素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思维激发环境,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未来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应进一步加强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推动形成更加系统完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秀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新通信, 2025(9).

[2] 赖伟林,钟斌.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4(28):68-70.

[3] 冯尧.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观察, 2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