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数智化运维的探索与实践
王伟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引言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对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现代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面临着设备种类繁多、系统复杂度高、运行环境要求严格等挑战。目前,我国大型数据中心已初步建成分层分级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涵盖电力系统(UPS、发电机、配电柜)、空调制冷系统(精密空调、冷水机组、新风系统)、消防安防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关键组件。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用性需达到 99.99% 以上,PUE 值控制在 1.3 以下,同时满足 Tier III+ 或 Tier IV 等级标准。近年来,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和管理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整体可用性保持在 99.995% 以上,能效水平不断提升。
一、智能感知,实时监控——构建全栈式基础设施监控体系
构建覆盖电力、空调、消防、给排水等全要素的智能监控体系,是数智化基础设施运维的核心基础。通过部署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实现对 UPS电源、配电系统、精密空调、冷水机组、消防设备、漏水检测等关键设施的实时监控,同时深入设备层面,监控电压电流、温湿度、压力流量、烟感火感等关键参数。建立包含供电质量、制冷效率、环境参数、设备状态、能耗指标等在内的全方位监测体系,通过工业级数据采集系统存储海量传感器数据,确保监控信息的高可靠性和实时性。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动态阈值模型,根据季节变化、负载波动和设备特性自动调整告警阈值,显著降低误报率。引入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识别设备运行的周期性规律和异常趋势。物联网技术平台集成多元数据融合、异常模式识别和关联分析算法,通过跨系统数据关联,实现设备故障的提前预警和精准定位。系统能够识别设备性能衰减模式,在故障发生前发出预警,为运维团队提供充足的维护时间窗口。
二、自动调控,快速响应——打造智能化设施控制机制
建立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动化设施控制流程,通过预设的控制策略和决策算法,实现基础设施的智能调控和故障自愈。系统集成 PLC 控制器、DDC控制器、楼宇自控系统等多种控制设备,支持复杂的自动化控制逻辑。通过温度控制、湿度调节、压力平衡、流量调节的精确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环境变化,调用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空调启停、风机调速、阀门开度调节、备用设备切换等操作,显著提升设施运行效率。建立设施控制知识库,将常见运行工况和控制方案标准化,提升自动化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针对数据中心高可用性要求,优化自动切换机制,通过双路电源自动切换、冗余制冷系统联动、消防系统智能响应,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快速启动备用系统。构建基于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相结合的智能化运维编排平台,通过可视化方式定义复杂的控制流程,支持跨系统、跨专业的协同操作。平台集成了设备管理系统(EMS)、楼宇管理系统(BMS)、能源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建立完整的操作审批流程和安全联锁机制,确保自动化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立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拟仿真机制,定期模拟停电、制冷故障、消防报警、管道泄漏等各类应急场景,验证自动处置流程的有效性,持续优化响应策略。引入专家诊断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在自动控制无法解决问题时,基于历史案例和专家经验,为运维人员提供最优的操作建议和处置指导。通过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基础设施运维知识网络,沉淀历史维护经验,形成可复用的运维知识库,提升整体设施管理效率和质量。
三、数据驱动,预测维护——建立智能化运维决策平台
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基础设施运维数据平台,整合来自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能管系统等多源数据,形成统一的设施数据资产。通过数据清洗、标准化处理,建立基础设施数据仓库,为后续分析挖掘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利用实时计算引擎,支持海量设施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满足 7×24 小时运维场景下的即时决策需求。建立多维度的设施运行指标体系,包括可用性指标、效率指标、安全指标、能耗指标等,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为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提供个性化的运维报表和监控仪表板。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设备性能趋势、能耗变化规律、故障模式等,为设备更新、容量扩展、节能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引入预测性维护能力,基于设备历史数据和运行模式,预测设备故障概率、维护周期、性能衰减等,支撑主动式维护决策。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设备振动、温度、电流等参数变化,提前识别轴承磨损、绝缘老化、效率下降等潜在问题,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结合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要求,建立跨系统的能效分析模型,优化制冷系统配置、电力系统负载均衡、新风系统运行策略,确保 PUE 指标持续优化。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空调运行参数,根据 IT 负载变化和外界环境条件,动态调整制冷量分配,实现精细化能源管理。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从采购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到更新改造,提供全过程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建议。
四、持续优化,绿色发展——推进基础设施运维创新升级
建立基于绿色运维理念的持续改进机制,通过节能技术应用、效率提升改造,不断优化基础设施运行效果和环境影响。引入精益管理思想,识别运维过程中的能源浪费环节,持续优化运行参数,提升整体能效水平。建立运维成熟度评估模型,定期评估基础设施管理能力,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改进计划。推进运维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维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确保不同专业、不同班组的运维服务质量一致性。
建立基础设施运维知识管理体系,通过技术手册、故障案例库等方式,促进专业经验的传承和共享,提升团队整体技能水平。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在基础设施运维领域的应用,包括液冷技术、储能系统、分布式电源等新技术,为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建立运维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团队开展节能技术研发和设备改进,培育绿色运维的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与设备厂商、技术供应商的合作交流,及时跟踪行业先进技术,确保基础设施运维水平始终保持领先。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数据中心向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基础设施运维理论研究和实践突破,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创新成果。
结束语
数智化基础设施运维是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运维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智能监控体系、自动化控制机制、数据驱动决策平台和持续改进机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现代数据中心特点的基础设施运维发展道路。展望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智化基础设施运维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数据中心数智化运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货币市场,2024,(10):11-14.
[2]吴昊. 接触网数智化运维实时数据处理分析平台研究[J].电气化铁道,2022,33(S1):28-31+35.
[3]阮前,刘虹,滕滨,等. 中国移动 IT 云数据中心数智化运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2,24(0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