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品格的培养措施
马小虎
平罗县城关第七小学 宁夏石嘴山 753400
在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品格的重要使命,体育品格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等核心价值,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品格的形成,因此,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品格的培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品格培养的概述
小学体育教学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体育品格培养的关键阶段,所谓体育品格,主要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责任感、规则意识、合作精神等良好品质,这些品格不仅是体育精神的体现,也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竞争与合作、挑战与坚持,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其品格,同时,通过规范的课堂管理、公正的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良好的体育品格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其今后的成长与社会适应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体育教学应高度重视品格培养的系统性[1]。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品格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尚未定型,因此体育品格的培养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体育品格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活动,学生能够直观体验规则、公平、合作、尊重等道德行为,这有助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体育活动中所培养的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等品质,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提供精神支持,体育教学中的品格教育能够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尊重对手、勇于面对困难,推动其身心协调发展[2]。体育品格的培养对于构建良好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和团队比赛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互相支持,能够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宽容与包容的态度,减少冲突与对立,此外,良好的体育品格还能够在课外延伸,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使其更加讲礼貌、守纪律、有担当,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随着社会对青少年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应超越传统体能训练的范畴,将品格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品格培养的对策
(一)推行团队合作
推行团队合作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品格的重要路径,体育品格的核心之一就是集体主义精神,而团队合作恰恰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实践平台,在团队项目中,学生需与他人共同制定战术、分工协作、互相配合,从中体会集体荣誉感,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增强沟通能力,更能在冲突与磨合中学习宽容、尊重与信任,从而提升自我调控,此外,在合作中面对失败与挫折时,学生还能学习坚持与鼓励,从而培养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合作性强的项目,引导学生在协作过程中积累正面经验,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体育品格的内化。在小学小足球教学实践中,推行团队合作对学生体育品格的塑造效果显著,以小足球教学为例,教师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型对抗赛,并要求每队成员共同制定进攻与防守策略,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单打独斗难以取胜,必须依赖队友间的默契配合,一名原本个性孤僻、好胜心强的学生,在多次合作失败后意识到倾听队友建议的重要性,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团队讨论、鼓励队友的“核心球员”,此外,比赛中常出现比分落后等困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面对挑战不退缩、相互鼓励,使他们学会坚持与抗压,通过小足球的团队实践,学生的责任感、规则意识、协作能力以及公平竞争精神得到了全面提升,体育品格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二)引导情感体验
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情感与心理体验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真切感受运动的挑战、荣誉、协作与奋斗等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与责任,从而增强规则意识、集体荣誉感,情感体验的引导可通过语言激励、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在面对成败、竞争与协作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积极的体育价值观,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坚持不懈后的成功”或“团队合作带来的喜悦”,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平、尊重、坚韧等体育精神,通过情感的认知、表达和调节,体育品格不再是外在的要求,而转化为学生内心认同并愿意践行的行为准则。以武术教学为例,引导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体育品格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设置了“武德为本”的主题活动课,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武术电影片段、聆听传统武术故事,激发他们对武术精神中“礼仪、忍耐、坚毅、自律”的情感认同,接着学生在练习基本拳法、对打套路时,被要求在出招前后向对手行礼、尊重裁判,强化规则意识与尊重他人的情感体验,在模拟比赛过程中,一位因失误落败而情绪低落的学生,在队友的鼓励和教师的引导下,重新调整心态、勇敢再战,赛后主动为对手鼓掌祝贺,这一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会到输赢之外的武术精神,通过情感的沉浸与表达,学生不仅提升了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良好的体育品格。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品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体育品格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结合推行团队合作、引导情感体验等有效对策,能够促使学生在运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规则意识、合作精神,体育品格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更为其未来适应社会、迎接挑战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为本,将品格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体育育人目标的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 汤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品格的培养研究[J].体育风尚, 2025(1).
[2] 黄英豪.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品格的培养[J]. 科学大众 : 智慧教育,2023(11):0069-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