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护理,一定要了解并重视!
刘艳
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
产褥感染作为产妇产后的“隐形杀手”,不仅会延缓产妇产后恢复,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令发热、腹痛等不适症状频发,甚至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了解并重视产褥感染护理十分关键,只有做好产褥感染护理才能为偿付的身体健康提供切实保障,确保其顺利度过产褥期。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产褥感染护理的相关内容吧。
1.产褥感染常见症状
1.1 发热
发热是产褥感染中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之一。在产褥感染作用下出现的发热症状,是由于病原体在产妇体内繁殖引发炎症,进而令体温出现异常升高现象。通常情况,在产妇产后 24 小时到 10 天这一时段中,如果排除感冒等原因引起的发热症状外,产妇体温超过 38qC ,那么则要考虑是否与产褥感染有关。
1.2 腹痛
产褥感染导致的腹痛具有较强持续性,会在按压腹部时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而其主要原因就是细菌感染进一步引发了其他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主要集中在子宫内,进而突出了腹痛这一症状。

1.3 恶露异常
一般来说,产后 4~6 周,产妇的恶露会排完,而且恶露排出过程中,恶露量会逐渐减少,但如果恶露异常,那么产妇产后 6 周后依然存在恶露,并且恶露量不减反增,同时伴有腥臭味。
2.产褥感染护理内容
2.1 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要注重外阴清洁与干燥,最好每天用温水为产妇清洗外阴,1~2 次即可,同时在擦拭时要按照从前往后的方向,以此避免 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入阴道。当然,产妇还要定期更换卫生垫和内裤,优先选择透气性好、棉质的卫生用品,并及时清洗换下的内裤,可以在清洗后将其放在阳光下进行暴晒消毒。此外,确保充足休息也是产褥感染的日常护理内容,避免过度劳累可以有效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同时在此期间,产妇要尽量采取半卧位,以此促进恶露排出,避免炎症扩散。在此基础上,应为产妇提供良好养护环境,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在通风时要避免对流风直吹产妇,在维持环境清新的同时,提升产妇整体舒适度。
2.2 伤口护理
部分产妇在生产后会出现侧切或撕裂伤口情况,针对这一类患者的产褥感染护理,应将伤口护理作为重点内容。在日常排便后,产妇需用清水清洁并用干净毛巾轻柔擦拭,同时遵照医嘱定时进行伤口消毒。在此期间更为需要注意的是,时刻关注伤口变化,一旦发现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不良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3 用药护理
在产褥感染的用药护理中,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使用特定药物,而如果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要及时与医生沟通用药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缓解症状。此外,产妇应结合医生要求明确用药时间与具体方法,以便充分发挥药物效用,为加快康复速度提供有利条件。
2.4 饮食护理
产妇在产后本身身体较为虚弱,而产褥感染后身体就更加需要补充养分了,所以在护理中要确保产妇营养摄入充足与均衡,以此来提升其身体抵抗力。首先,要适量增加对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鸡蛋、鱼类等,通过这些食物进一步促进组织自我修复。其次,要增加对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等,这样不但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还能有效预防便秘。再次,要确保每日水分摄入充足,可以选择温开水或清淡鸡汤来补充水分,但要注意避免过于油腻汤类。最后,要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物,从而减轻肠胃负担,促进身体恢复。

2.5 心理护理
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情绪问题,而在产褥感染后则更加会令产妇在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此时给予其优质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家属要提高对产妇心理变化的关注度,同时要多和产妇沟通,从言语与行动上帮助其树立信心,在必要时可以介入心理治疗,帮助产妇缓解负面情绪。
3.结束语
产褥感染护理是每一位产妇及家属都应了解并重视的知识,通过明确护理方法、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产妇安全顺利度过产褥期,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时,也迎接健康。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作者创作或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