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问题探讨"栏目在高中生物学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作者

邓倩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 135 中学 830013

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生物教学需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栏目,多选取与生活实际、科技热点相关的素材,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将该栏目科学融入不同教学环节,可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唤醒旧知,锚定学习目标

课前导入阶段,“问题探讨”栏目的核心价值在于以生活化问题为“钩子”,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高中生物知识具有连贯性,许多新知识点需以旧知识为基础,栏目问题可搭建“旧知—新知”的过渡桥梁,减少学生的认知障碍;此外,通过具象化问题,能让学生快速把握本节课需解决的核心任务,提升学习专注力。

以人教版必修 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例,栏目提出“你能说出这些细胞的名称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结构?”。教学中,教师可先展示栏目中的细胞图片(如红细胞、洋葱表皮细胞),让学生结合初中“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分组列举细胞名称及共同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随后追问“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为何不同?”,自然引出本节课“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学习目标。通过该问题,既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又让学生清晰感知新知与旧知的关联,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搭建支架,培养科学思维

课中探究是知识深化的关键环节,“问题探讨”栏目的问题可作为探究起点,搭建“低阶—高阶”的思维支架,引导学生逐步开展分析、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活动。高中生物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栏目问题能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通过层层递进的子问题,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流程,逐步提升逻辑思维与合作能力。

以人教版必修 2《基因的表达》为例,栏目以“为什么 RNA 能作为 DNA 的信使?”为核心问题。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结合“DNA 的结构”知识,初步猜想 RNA 作为信使的可能原因;接着延伸子问题:“RNA 与 DNA 在结构上有哪些异同点?”“RNA 如何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组织学生分组对比 DNA 与 RNA 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细胞核的结构”知识分析 RNA 的运输路径;最后引导学生设计“探究 RNA 能否携带 DNA 遗传信息”的模拟实验。通过栏目问题及延伸问题,学生不仅理解了 RNA 的功能,还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了“对比分析”“实验设计”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得到有效锻炼。

三、链接生活,提升实践能力

课后拓展环节,“问题探讨”栏目的价值在于打破课堂边界,让学生将教材知识应用于解决真实生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高中生物知识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栏目素材多源于现实场景,可延伸为课后实践任务,促使学生主动搜集信息、整合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同时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以人教版必修 3《稳态与调节》中“血糖平衡的调节”为例,栏目提出“当血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课后,教师可布置实践任务:“结合栏目问题,查阅资料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特点,为糖尿病患者设计一份 1 日健康食谱(需说明食谱设计依据,如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含量对血糖的影响)”。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整合教材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知识,同时搜集食物营养成分、糖尿病饮食禁忌等课外信息;设计食谱后,还需阐述“为何选择燕麦而非白米饭(升糖指数低)”“为何搭配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延缓血糖上升)”等原理。通过该任务,学生既巩固了血糖调节的知识,又提升了信息搜集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培养了健康生活的意识。

四、构建网络,深化知识关联

高中生物教材章节间存在内在逻辑关联,“问题探讨”栏目可作为跨章节知识整合的纽带,打破章节界限,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传统教学易导致知识碎片化,学生难以把握知识间的整体联系,而选取不同章节中主题相关的栏目问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归纳,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以人教版必修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必修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为例,前者栏目提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后者栏目涉及“激素如何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并发挥作用?”。教学中,教师可在学完两章后,组织学生开展跨章探究:“结合两个‘问题探讨’栏目,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与‘激素运输作用’的关联(如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后,如何通过跨膜运输进入细胞发挥作用)”。学生需回顾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特点,以及激素的作用机制,对比分析“激素分子(如性激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不跨膜)发挥作用”的差异;随后归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激素调节的影响”,形成“物质运输—生命调节”的知识网络。通过该整合应用,学生不仅深化了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还掌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了系统思维能力。

五、结论

“问题探讨”栏目作为高中生物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前导入、课中探究、课后拓展环节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科学设计应用策略,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助力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落地。在后续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挖掘栏目素材的潜力,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调整,让“问题探讨”栏目真正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余丽娜."问题探讨"栏目在高中生物学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25,50(2):19-20.

[2]沙爱龙,李媛媛.利用教材栏目在生物学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2024(1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