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思政教育融入麻醉学临床实习的多维度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

陈琴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蚌埠 233000

引言

医学教育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体。长期以来,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强调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培养,但在价值观引领、职业精神塑造方面存在不足。学生在进入临床后,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复杂的病情和潜在的心理压力,往往出现职业困惑甚至价值迷茫。若仅注重技术传授,而忽视思政教育,可能导致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价值缺失。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既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也是提升麻醉学实习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通过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麻醉学临床实习,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从现实困境、价值意义、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四个维度,探讨麻醉学临床实习思政教育的多维度教学模式,以期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传统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的不足与挑战

在麻醉科实习教学中,存在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实习时间有限,轮转周期紧凑,学生难以深入钻研核心知识与技能,学习内容呈现碎片化,临床思维的培养也因此受到阻碍,无法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

另一方面,当前教学模式存在明显偏颇,过于侧重技能训练和流程掌握,却对职业理想、医学人文以及社会责任教育有所忽视。这使得学生在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价值观塑造出现缺失,专业能力与价值观之间出现断层,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上,多数临床教学仍以“跟诊—操作—考核”的传统模式为主,互动性和探索性严重不足。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创新的机会,主动性与创新精神难以得到激发。

此外,实习过程中,学生要面对患者病情变化、紧张的手术氛围以及各类突发事件,心理压力巨大,容易产生焦虑和挫败感。而此时若缺乏思政教育的正确引导,学生可能会对职业产生怀疑,进而影响职业认同感和学习效果,不利于其成长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二、思政教育融入麻醉学临床实习的价值

麻醉学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幕后守护者”的关键角色,然而其价值却常遭低估。在临床实习环节融入思政教育意义重大,能让学生深刻领悟麻醉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自身肩负的医学使命,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投身于麻醉事业。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讨论与情境教学的方式,把伦理教育和患者安全观念巧妙融入技能训练之中。学生在分析实际案例、模拟真实情境的过程中,能真切体会到医学伦理的内涵,从而自觉形成仁爱精神,坚守职业底线,做到对每一位患者负责。

思政教育还能在学生心理调适和团队精神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面对实习中的压力情境,思政教育可助力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在团队协作和跨学科配合过程中,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将专业训练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能强化学生的临床技能,还能实现其思想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真正达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推动麻醉学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新的台阶。

三、思政教育融入麻醉学临床实习的多维度模式构建

在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创新教育模式与评价机制至关重要。采用案例引领与价值渗透相结合的方式,选取真实或典型的临床案例,把职业责任、社会使命等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技能教学。就像疫情防控期间,麻醉科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通过这样的案例,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激发他们的职业使命感。

引入标准化病人(SP)与问题导向学习(PBL)开展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病情的情境中自主思考。在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锻炼临床决策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

将可视化技术与临床思政相融合,借助可视喉镜、床旁超声等先进技术,提升操作的可视化程度。同时,在教学中着重强调规范操作、保障安全的职业价值,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

在临床查房与手术配合时,注重团队协作与人文关怀并重,突出团队精神与患者关怀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建立多维度评价机制,构建涵盖理论、技能、价值观、态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不再单纯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更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以此推动麻醉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实践路径与效果分析

在麻醉学实习教学中推进思政教育,需从多方面协同发力。制度建设与顶层设计是基础,高校要把“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麻醉学实习培养方案,清晰界定心理健康、价值引领和专业训练的协同目标,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各方资源,为思政教育在实习教学中的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教师队伍与能力提升是关键。构建“专 ⇓+ 思政”双导师团队,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让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技术传授能力,还能巧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教学方式创新与平台建设也不可或缺。借助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平台,开设麻醉思政微课程,组织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思政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提供了有力支撑。某高校在麻醉学实习中采用“案例教学 + PBL + 思政渗透”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组学生在多方面综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反馈学习积极性提高,职业信念和责任感增强。这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麻醉学实习思政教育不断发展。

五、结语

思政教育融入麻醉学临床实习,是实现医学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案例引领、SP 与 PBL 结合、可视化技术应用、团队协作与多维评价机制,可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为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路径。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推动教学模式的持续创新与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学教育改革经验,从而在更广范围内提升医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海,李爱梅,王江,等.双向反馈机制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麻醉安全与质控,2025,7(01):51-54.

[2]马岩,陈思宇,叶建荣.基于 ARCS 模型的原位情景模拟教学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25,55(02):251-254.

[3]郭晓静,梁兵,徐冰,等.多模式教学提升麻醉本科生“岗位胜任力”的应用进展[J].麻醉安全与质控,2025,7(01):87-90.

作者简介:陈琴(1991.11-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宣城,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科室:麻醉科。

课题项目:2023 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3fyjyxm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