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杨涛
新疆西域公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
公路沥青路面由于平整度好、行车舒适等优点,成为了路面施工的主流形式。但在长路线、多构造物场景下的施工质量管控依然是施工难点。在路面施工中,如若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把控不当,容易出现压实度不足、衔接段跳车等问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路面寿命[1]。这就需要在路面施工中,精准掌握路面施工关键节点和质量标准,建立全流程施工管控方案,最大程度上保障项目顺利完工。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线长 31km ,为双向八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120km/h ,路基宽度20.75m ,起点桩号为 YK3047+000/ZK3047+006.902 ,路线沿既有道路自东南向西北布设,终点桩号为 YK3078+000/ZK3078+006.901 。项目沿线构造物分布密集,包含 4 座中桥、64 座小桥、4 座通道、95 道涵洞、2 处立交、1 处服务区、1 处收费站。较长的里程、复杂的构造物分布,对沥青路面施工压实度、平整度、耐久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必须通过精准化施工技术、全过程质量管控,保障路面质量满足高速公路运营标准。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 原材料质量控制
选用 70 号 A 级道路石油沥青,入场前检验其软化点、针入度( 25°C , 100g ,5s)、延度( 10% )等核心指标,要求软化点 ⩾46∘C 、针入度 60-80( 0.1mm )、延度 ⩾15cm ,且老化后质量损失 ⩾1.0% 。集料选择玄武岩,表现相对密度 ⩾2.60 ,压碎值 ⩽26% ,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细集料选择石灰岩机制砂,细度模数为 2.3-3.0,含泥量 ⩽3% 。矿粉采用石灰岩磨制,亲水系数 <1.0 ,塑性指标 ⩾4% 。抗车辙剂用量为总料用量的0.3% ,进场时检查厂家提供的质量证明,抽检其熔融温度、密度等参数,保证与沥青相容性达标[2]。
2.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采用马歇尔实验法展开配合比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
根据公路路面设计要求,确定下层面、中层面、上层面矿料级配范围,分别为AC-25C、AC-20C、SMA-13。调节各档集料配比,确保矿料合成级配满足规范标准,并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保证马歇尔稳定度 ⩾8kN (下、中面层)、 ⩾6kN (上面层),流值为 20-40( 0.1mm )。
(2)生产配合比设计
结合拌合站热料仓筛分结果,优化调节各热料仓投料比重,将生产级配与设计目标级配误差 ⩽±3% ,同时验证最佳沥青用料量,让马歇尔指标满足要求。
(3)验证生产配合比
根据最终配比结果开展试拌试铺,重点检测混合料出场温度、到场温度、摊铺温度,取样制作马歇尔试件,检测其流值、稳定度、密度等核心指标,保证最终配比设计可规模化应用于项目中。
3. 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1)沥青混合料拌合
将沥青温度加至 155-165‰ ,下面层、中面层集料温度比沥青温度高 10-20% ,上面层 SMA 集料比沥青温度高 15-25‰ ,混合料出厂时,下、中面层温度应
,上面层温度应 ⩾160C ,如若加温超过 195°C 应直接废弃重新拌合。在搅拌期间,干拌时间 ⩾5s ,湿拌时间为 30~45s ,确保混合料色泽均匀,无结块、白料情况。本项目拌合站产能设计标准为 3000t/h ,具体生产量根据摊铺速度调节,以免产生断料或挤压,料车等待时间要求在 30min 以内[3]。
(2)混合料运输
运输车辆为 15t 以上自卸车运输,提前在车厢涂刷隔离剂、覆盖保温篷布,保证下、中面层混合料到场温度 ⩾140C 、上面层
。车辆卸料时应缓慢移动,避免与摊铺机相撞,在摊铺机正前方 10~30cm 处停车,由摊铺机推动前进,期间不得急刹
车或猛抬车厢。
(3)摊铺
本项目采用2 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摊铺宽度分别为 10m 、 10.75m ,匹配路基宽度,搭接宽度为 10~15cm ,将搭接处振捣密实。下、中面层摊铺温度 ≈135∘C ,上面层 ⩾ 145% ,如若施工环境温度不足 10% 时,需投入保温措施或停止摊铺。摊铺期间,摊铺机以 2~3m/min 的速度匀速前行,不得中途停机或变速,从而保障路面平整度,要求标准差 σ⩽1.2mm ,使用连续平整度仪进行检测。
(4)压实
本公路路面碾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组合工艺,下、中面层压实方案为:先使用双钢轮静压 1 遍,碾压速度为 1.5~2.0km/h ,再用胶轮压路机碾压 4-6遍,碾压速度为 2~2.5km/h ,最终用双钢轮静压1-2 遍,碾压速度为 2~3km/h ;上面层(SMA)的主要差别是复压使用双钢轮振动碾压,以免胶轮压路机粘料。碾压时,下、中面层初压温度应
,上面层初压温度应 ≈140∘C ;下、中面层终压温度应
,上面层终压温度应 ⩾90% ,压实期间实时监测温度,以免温度过低影响最终压实度。下、中面层压实度应 ⩾96% ,上面层压实度应 ⩾98% ,使用钻芯法监测,每隔200m 设置一个检测点。
(5)构造物衔接施工
本项目中含有大量桥梁、涵洞、立交等构造物,必须要做好衔接作业。在桥台背墙处铺设土工格栅,宽度 ≥2m ,与路基、桥台连接牢固;摊铺沥青中,在桥台处设置基准梁,确保与桥台顶面衔接顺畅,保持过渡的平整度、缓和度,以免出现跳车情况。涵洞、通道顶面路基采用分层压实方案,压实度 ⩾96% ,沥青摊铺中,清扫顶面、喷洒粘层油,保持与沥青面的粘结力。匝道曲线段摊铺中,严控摊铺机行驶速度,采用高频低幅振动压实,以免集料离析;超高路段需严控横向坡度,保持排水顺畅,压实度达标[4]。
三、沥青路面施工核心指标控制
平整度。使用连续式平整度检测仪,每隔 100m 检测一个断面,要求平整度标准差 σσσσ 需 ⩽1.2mm⨀ 。平整度超标路段分析发生原因,并铣刨重铺或补压。
压实度。采用钻芯法检测,若低于标准值,需查找问题原因,并对区域补压、铣刨重铺,确保压实度达标。
厚度。使用钻芯法检测厚度,下、中面层厚度允许偏差为 ±5mm ,上面层允许偏差为 ±3mm⨀ 。如若厚度不足,需尽快调节摊铺机摊铺厚度,直至厚度达标为止。
抗滑性能。上面层完工后,用摆式仪检测摩擦系数,要求 BPN⩾60 ,铺砂法检测构造深度,要求 TD⩾0.8mm 。如若抗滑度不足,需检查集料磨光值,必要时更换集料或优化配合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需结合项目实际特点和设计要求,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全流程三个核心环节着手,严控温度、速度、压实度等核心指标参数。同时还要加强平整度、抗滑性等核心指标检测,确保沥青路面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保障公路运营的安全稳定性。在项目完工后,还需持续跟踪路面使用状况,定期开展养护工作,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吴斌.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3):151-153.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23050.
[2] 徐昱.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2025,(05):137-139.
[3] 惠兵.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2025,(15):4-6.
[4]李东.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汽车周刊,2025,(06):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