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师爱永存
洪瑞丽
天津市宝坻区霍各庄镇香铺王中心幼儿园 301800
一、案例背景
在稚气未脱、生机盎然的幼儿园中,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人,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憧憬踏进了这片生长的花园。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担负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守护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我负责的班级里,有一个名为小宇(化名)的小孩吸引了我特殊的注意。小宇性格内向,刚入园时一直默默地缩进教室一角,目光中充满了不安和怯懦。当别的小朋友正在快乐玩耍,激情沟通的时候,他很少积极参与,甚至受邀参加,只需短暂逗留就能重返属于他们的小世界。不管是在集体活动中,还是在自由游戏的时间里,他就像是只离群索居的鸟,不符合热闹班级的气氛,在和小宇父母的深度交流中,得知小宇是在比较闭塞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母忙于工作,平日多受祖辈照料,祖辈们对其保护过多,降低了其对外交往、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环境使小宇人际交往、适应集体生活等都有明显的困难、安全感不足、自信心不强,对于不熟悉的幼儿园环境更有一种畏惧和抵触。
望着小宇落寞的背影,我心里充满了心痛,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帮小宇融进集体,敞开胸怀是件很困难但又很有意义的工作。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我的爱心和智慧给小宇亮起一盏灯,照亮他的心,使他在幼儿园大家庭中感到温暖,渐渐走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去勇敢拥抱多姿多彩的集体生活。我明白,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像春雨般“润物无声”,用点滴的关怀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就这样,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教育行动就这样开始了,我盼望着能目睹小宇蜕变和成长。
二、案例流程
为帮助小宇与集体融合,我拟定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一开始我就选择了从“陪伴”开始,每天进了园,我会蹲在地上,带着暖暖的微笑和温柔的口吻问候他,并主动拉着他的小手,带着他去观察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如新放了一些植物,新添了一些玩具。午餐时,我会坐在他身边,耐心地鼓励他尝试自己用餐,当他有一点进步,我就立刻给予肯定和表扬。渐渐的,小宇看着我的目光不再闪躲了,偶尔也会点头应和我打招呼。
每天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小宇尤其喜欢绘本。所以我每天都会挤出固定的时间请他陪我看绘本。我就声情并茂地将故事讲给大家听,并在进程中适时地提出问题,诱导其表达意见。起初,小宇用“是”或者“不是”单纯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可我不急不躁,仍然坚持着每一天共读时光。慢慢的他就开始积极地指着绘本中的图形低声说着自己的结论。我抓住机会,向班上的孩子们展示了小宇进步的一面,赞扬了小宇认真、智慧的一面,使小宇体会到了得到重视、得到肯定的快乐。
为进一步帮小宇和伙伴们建立联系,笔者精心设计合作类游戏活动。在“搭积木城堡”这款游戏里,我特地为性格开朗和友好的孩子们与小宇组成了一个小组,并提前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激励他们主动地邀请小宇加入,并耐心地指导他如何进行积木的搭建。一开始,小宇只在旁边默默看着,并不时伸手去拿伙伴们递过来的积木。我在旁边不断鼓励:“小宇搭起这积木格外结实,城堡也肯定越盖越高了!”在伙伴们与我的共同鼓励中,他渐渐地开始积极地挑选积木并试着自己搭积木。小组“城堡”建成后,我领着班里的孩子们给他们鼓掌喝彩,小宇脸上也第一次有了明媚的微笑,当小宇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后,我就开始指导小宇多参加集体活动了。有一节手工课,大家一起来做“树叶贴画”。在演示制作过程后再由孩子自由发挥。小宇聚精会神的挑着树叶仔细的拼。当他完成作品后,我邀请他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贴画:“小宇,你的贴画太别出心裁了,能否与你分享你的看法?”小宇出现在众人眼前,尽管声音有点颤,却把创作思路说得很彻底。那一瞬间,课堂上掌声雷动,只见小宇眼里闪着信心。和小宇父母交流时,我会经常对小宇的入园进展情况进行反馈,建议父母在家多制造一些社交机会,如请同龄孩子到家玩耍、带他们去社区活动。家长的主动合作使教育方式逐步转变。家园共育之力,使小宇更有长进。
小宇历经数月,大为改观。他已经不是那个躲藏在角落里的男孩了,他能够积极和伙伴们沟通,快乐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有一场班级表演,小宇竟然勇敢地站到了舞台的中间,与伙伴们载歌载舞。望着小宇信心满满的样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每个孩子就像是一粒种子,给足了阳光雨露,给足了耐心,终究会开出自己的一朵花朵。
三、案例反思
小宇转型的过程既是儿童突破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幼儿教育精髓的鲜活演绎。这种体验使我深深体会到幼儿教育决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它是需要教师用爱,耐心和智慧细心呵护下的心灵对话。
1.尊重个体差异,开启幼儿心门。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成长背景与节奏的独立个体。小宇性格内向并不是缺点,是他在成长环境的熏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天然。我在接受教育时,摈弃“一刀切”,并不强求他马上就能融入到集体中去,而只是通过仔细观察、深入交流来准确地掌握其所需,用绘本共读和个性化游戏这种与自己兴趣相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使他能在惬意的韵律中树立安全感。这使我懂得了只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是真正进入儿童内心世界的途径,才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根本所在。
2.爱的魅力有润物无声教育魔力。从每天凌晨亲切的问候、活动时耐心的陪伴、适时诚恳的鼓励和赞美,每一处微妙的呵护都成为传递爱心的媒介。小宇由一开始的怯懦畏缩变成了以后的自信豁达,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爱的感染下,他才渐渐放下了防备,打开了心结。这使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幼儿时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关爱就像温暖的阳光和滋润的雨露,能够滋润孩子的心灵,给予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教育者只有把爱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才会使儿童在有爱心的情境下健康地成长。
3.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小宇的蜕变,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密切配合。通过经常与父母交流、分享小宇的入园进步及教育方法、指导父母调整家庭教育方式等,使教育理念与行为达到一致。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首要教室,也是他们的首位教育者。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和家庭教育需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在家园沟通中架起桥梁,传递教育信息、引导父母科学育儿、共同营造幼儿发展的良好氛围。
小宇这个案例成了我教育生涯的宝贵财富,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幼儿教育这门职业是有温度和有担当的。今后,我会继续用爱心做背景,用智慧做笔触,用心灵谱写出更加温馨的教育故事来,帮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成长路上特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