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课堂评价策略探究
谢玮清
惠州市惠城区矮陂中学 516251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下,乡村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须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体验式教学已然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向,课堂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素养的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当下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存在着很多问题,很难全方位地体现出学生的素养水平。所以,探索科学且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变成了提高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急切需求。
一、聚焦素养目标,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将关注点集中于素养目标,搭建多维的评价体系,这属于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走向,素养目标包含了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层面,仅靠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进行全面的衡量,多维评价体系需要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切入,这些维度有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在进行构建的时候,要把各个维度的权重明确下来,拟定科学的评价原则,以此保证评价可以做到公平且公正、全面又客观,进而为学生的全面性发展给予精确的引导[1]。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时,教师可以围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这个素养方面的目标设计多维度的评价,在课堂当中教师可借助组织小组对“网络谣言的危害”进行讨论,以此观察学生是否可以运用法律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知识理解);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模拟充当“网络文明小卫士”,对不文明的网络行为进行劝阻,进而对学生在价值认同以及责任感方面的情况作出评价(价值认同);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如制作“健康上网”宣传海报这类实践任务,依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行动效果评价学生的行为实践能力(行为实践)。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从多方面、全方位地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
二、立足乡土资源,创新情境化评价载体
借助矮陂丝苗米(水稻)的种植文化、梅菜的制作工艺、温泉的旅游开发等乡土资源对情境化的评价载体予以创新,可以使评价更贴合实际情况、具备鲜明特点。乡土资源当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地域文化、自然景观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元素,如矮陂丝苗米的种植文化、梅菜的制作工艺以及温泉的养生知识等,这为评价工作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当对情境化的评价载体进行创新时,可以把乡土文化融入考试题目中,从而让学生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能力,进而激发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认同感[2]。与此同时,评价的过程会更具趣味性以及参与感,可以切实反映出学生的素养水平,推动知识与生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增强评价的实际效果和针对性。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时,教师可以以本地的矮陂丝苗米种植技术改进、梅菜深加工产品创新、温泉旅游服务优化等乡土资源为基础,围绕“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构建教学情境,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让各小组对本地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如竹编、梅菜腌制工艺等,展开调研工作。之后,教师在模拟搭建的创新工作坊中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改进手工艺制作工艺或者拓展手工艺市场的创新性方案,在接下来的角色扮演环节中,一部分学生扮演手工艺人,另一部分学生则扮演市场调研员,大家一同深入探讨手工艺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在开展评价活动时,教师观察学生是怎样把创新方面的理念与具有本土特色的乡土文化加以结合的,同时捕捉学生思维过程中闪现的亮点以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情感投入,从而为后续阶段提供具备针对性的创新指导。
三、注重过程体验,完善动态化评价机制
对过程体验予以重视,进而完善具备动态特性的评价机制,是全方位了解学生成长情况的关键路径。传统的评价方式侧重于结果,而对过程有所轻视,这样容易忽视学生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进步。具备动态特点的评价机制着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开展持续的观察与记录,其范畴涉及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诸多方面,通过构建学生成长档案,细致地记载每个阶段的表现以及出现的变化,从而为评价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与此同时,借助信息化的方式,将评价信息进行实时反馈,从而让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对学习策略予以调整,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推动其综合素质获得全面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时,教师可以采用动态化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筹备“集体成长记录袋”用以记录学生在集体活动的具体表现,如小组合作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落地的整个过程,教师还可要求学生每周撰写学习方面的日志,对自己在集体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做出的贡献展开反思,在课堂上设置“集体智慧分享会”这一环节,激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并提出具备改进意义的建议。教师依据记录情况以及反馈信息,对集体活动的设计加以调整,着重强化团队协作方面的训练。与此同时,按规定的时间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将学生在集体当中的成长细节分享给家长,引领家长在家中激励孩子踊跃参与集体事务,一起为学生集体意识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提供助力。
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课堂评价策略的探究与实践,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具备重要的意义,借助搭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创新带有情境特点的评价载体以及完善呈现动态特性的评价机制,可以更为全面且客观地对学生素养的发展情况予以评价,给乡村教育增添全新的活力。未来,需要持续深入地开展研究,不断地对评价策略加以优化,从而契合乡村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全新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娟.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7):167-169.
[2]成晓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探究[J].新智慧,2023(2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