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静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中心小学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

(一)契合新时代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英语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词汇、语法的讲解,而应成为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思维品质的培养能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目标高度契合。通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学生能逐步形成清晰的思维逻辑、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这些素养正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目标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提升

英语学科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还涵盖对语言信息的处理、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学生在分析文本结构、梳理逻辑关系、推测作者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提升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解读力。当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时,他们能更快地抓住阅读材料的核心信息,准确理解复杂句式的含义,甚至能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思。这种能力的提升会辐射到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在听力、写作和口语表达中也能保持清晰的逻辑,从而整体提高英语学科能力,使语言学习更具实效性。

(三)助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

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当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时,这种能力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使他们在面对新知识、新问题时能迅速适应并找到解决方法。此外,思维品质中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独立判断,不盲从、不迷信,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从长远来看,小学阶段培养的思维能力会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宝贵财富,为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有力支撑。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阶梯式问题链,推动思维深度递进

阶梯式问题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问题按照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顺序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避免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带来的思维停滞,让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从文本的表层信息入手,逐步过渡到对文本内涵、逻辑关系和作者意图的探究,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例如,在《What can you do?》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阶梯式问题链。首先,设计基础问题:“What can Wu Yifan do?”、“Can Amy play the pipa?”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让学生快速熟悉文本内容。接着,设计进阶问题:“Whydoes Wu Yifan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characters' hobbies from thetext?”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引导他们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和隐含信息。最后,设计深度问题:“If you were a member of the club, what would you do to help the clubdevelop?”、“How do the characters' abilities affect their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这类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拓展思考,将文本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推动思维向更深层次递进。

(二)引导跨文本对比分析,培养思维广阔与批判

跨文本对比分析是将不同的阅读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这种方式能够打破单一文本的局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从而拓宽思维的广度。同时,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辨别、评价和反思,这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不盲从、不迷信,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例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两篇关于季节的文本,一篇是描述春天的,另一篇是描述秋天的。首先,引导学生找出两篇文本中描述的季节特点,如天气、植物、人们的活动等,进行列表对比,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两个季节的不同之处。然后,提问:“Why do the authors have different descriptions ofthe seasons?”、“Do you think one season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Why or why not?”让学生思考不同作者对季节描述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自己对季节的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喜欢的季节与文本中描述的季节有何不同,进一步拓宽思维的广度。

(三)创设故事续编改写境,激发思维创造与逻辑

故事续编和改写为学生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延续原故事逻辑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情节和结局。这一过程既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原文本的人物性格、故事发展脉络,又要求他们运用合理的逻辑进行创作,确保续编或改写的内容与原文保持连贯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到充分激发,同时逻辑思维也会在情节构思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在语言运用中实现思维的创造性与逻辑性的统一。例如,针对《In a nature park》中的阅读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续编。原文讲述了孩子们在自然公园游玩时发现各种动物和自然景观的经历。在学生理解原文后,我们可以提出:“What will the children do next in the nature park? Will they meet any other animals? How will they feel?”让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接下来的故事。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孩子们遇到了受伤的小鸟,他们会采取哪些行动?这些行动是否符合他们在原文中表现出的爱护自然的性格?续编的情节如何体现自然公园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创造新故事的过程中,既保持与原文逻辑的一致性,又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结语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任务。它不仅契合新时代教育目标的要求,能促进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提升,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精心设计阶梯式问题链、引导跨文本对比分析、创设故事续编改写等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让思维品质的培养真正融入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 实现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汤碧玉.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天津教育,2024,(28):171-173.

[2]汪华祥.问题链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4,(15):129-131.

[3]韩萌萌.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J].中学生英语,2024,(3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