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分析
代增雨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交通运输局 黑龙江大庆 163515
引言
道路桥梁是我国城市交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使用中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例如超载车辆的长期施压、雨水的冲刷腐蚀、温度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等,这些都会致使桥梁结构逐渐受损,稳定性变差。为保证人民群众安全、保障后勤运输正常运转,必须加强对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需定期检测评估其状况,运用合理的养护手段,及时修复病害与加固薄弱部位,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1 施工管理养护和加固维修的重要性
道路桥梁是交通网络的核心枢纽,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施工管理养护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道路桥梁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维护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而加固维修则是针对已经出现病害的道路桥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恢复其结构性能,保障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从经济角度来看,做好施工管理养护和加固维修工作,可以避免因道路桥梁损坏而导致的交通中断、运输成本增加等问题,减少经济损失。从安全角度而言,及时的养护和加固能够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随着新时期对交通基础设施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施工管理养护和加固维修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提升交通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2 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阶段,管理养护工作主要围绕确保施工质量展开。首先,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材、水泥、沥青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其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对关键工序和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如桥梁的桩基施工、预应力张拉等,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设置围挡、洒水降尘等;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采用 “天空地” 一体化监测网络,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与红外热像仪,定期巡检桥梁外观与路面病害;地面布设传感器,实时采集结构应力与振动数据;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监测桥梁沉降与位移。建立养护大数据平台,整合监测数据与历史病害记录,通过 AI 算法预测结构性能衰减趋势。例如,根据路面车辙深度、裂缝密度等参数,自动生成养护优先级清单,实现 “按需养护”。日常养护需要定期进行路面清扫、排水系统疏通、护栏修复等基础作业。对桥梁伸缩缝、支座等易损部件,每月检查一次,及时更换老化橡胶件。针对不同结构类型制定专项方案:钢结构桥梁重点防治锈蚀,每 2-3年进行一次除锈涂装;混凝土桥梁加强裂缝修补,采用环氧树脂灌注法处理发丝裂缝;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开展车辙铣刨与沥青再生作业。建立 “1 小时响应、24 小时处置” 的应急体系,储备应急物资(如钢板、应急照明设备)。针对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提前启动预警,对易积水路段设置抽排设备,对桥面结冰区域及时撒布融雪剂。
道路桥梁投入运营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定期对道路桥梁进行检查和检测,及时掌握其技术状况。检查内容包括桥面铺装、桥梁结构、排水系统等方面,检测手段可采用人工检查与自动化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如利用无人机进行桥面巡查、使用雷达检测路面结构内部情况等。根据检查和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对于轻微病害,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如修补路面坑槽、更换损坏的伸缩缝等;对于较为严重的病害,制定专项养护方案,进行系统整治。同时,要加强对道路桥梁的日常维护,如清扫桥面、疏通排水管道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道路桥梁的加固维修技术
3.1 桥体裂缝处理技术
桥体裂缝是道路桥梁常见的病害之一,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裂缝不断扩展,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对于不同类型的裂缝,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
对于表面裂缝,可采用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先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然后涂抹环氧树脂等封闭材料,防止水分和有害物质侵入裂缝内部。对于深度较浅的裂缝,可采用压力灌注法,将低粘度的环氧树脂浆液通过压力设备注入裂缝中,使其充满裂缝并固化,从而恢复裂缝处的结构强度。
对于较深、较宽的裂缝,需要先进行凿槽处理,将裂缝扩大成 V 形槽,然后清理干净槽内杂物,再填入环氧砂浆等修补材料,并进行压实抹光处理。在处理裂缝过程中,要确保修补材料与原结构粘结牢固,以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3.2 面层加固技术
道路桥梁的面层直接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容易出现磨损、变形等病害,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加铺层法是在原面层上铺设新的面层材料,以提高面层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根据原面层的状况和使用要求,可选择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材料作为加铺层。在加铺前,需要对原面层进行处理,如清理表面、修补裂缝等,确保加铺层与原面层结合良好。面层修补法适用于面层局部出现病害的情况。对于路面坑槽,先将坑槽周围的破损部分切割清除,然后清理干净槽内杂物,喷洒粘层油,再填入沥青混合料并压实;对于面层的沉陷、隆起等变形病害,可采用注浆法进行处理,通过向面层下方注入浆液,填充空隙,恢复面层的平整度。
3.3 混凝土加固维修技术
加大截面法主要是通过增加桩体截面积的方式来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强化桩基支撑功能,从而承受上部重量。在该技术方法应用时,会根据桥梁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材料或者结构,分析桥梁工程交通运输情况确定加固要求,保证所选加固材料和结构质量达标,而后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和标准有序施工,增加桩基的截面积,以此提高桩基的荷载能力。一般选择在桩体结构周围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浆液凝固后会与桩体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强化该结构部位的承载力。
粘贴钢板法是将钢板通过胶粘剂粘贴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利用钢板的高强度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施工时,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干净,然后涂抹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在预定位置,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胶粘剂充分固化。该方法施工简便、工期短,对结构自重影响较小。
粘贴碳纤维布法是利用碳纤维布的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与粘贴钢板法类似,先处理混凝土表面,然后涂抹胶粘剂,将碳纤维布粘贴在结构表面。碳纤维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在道路桥梁加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结束语
新时期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工作是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管理养护技术和加固维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道路桥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在未来的工作中,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相关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15):124-126.
[2]赵宗炜. 桥梁施工管理养护技术及加固维修措施的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35):158-160.
[3]张一平. 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技术及加固维修探析[J].居舍,2022,(07):55-57.
[4]李守红,李治华. 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技术浅谈[J].居舍,2022,(02):52-54.
[5]李腾. 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技术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4):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