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患儿的影响
陈嘉怡
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卫生院 214107
重症肺炎为儿科常见疾病,患儿会因为疾病出现临床一系列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易增加相关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有效护理措施,以增强整体疗效,加速康复进程。文中对重症肺炎患儿中施以 综合气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方式的价值进行明确,旨在推动重症肺炎相关护理研究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24 年2 月至 2025 年2 月期间院内临床综合诊断为重症肺炎的 69 例患儿作为试验观察对象,试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包括对照组(34 例)、观察组(35 例)。对照组中 13 例为女、21 例为男,年龄最小 1 个月、最大 25 个月,均值( 17.01±0.15 )个月。观察组中 14 例为女、21 例为男,年龄最小 2 个月、最大 24 个月,均值( 17.03±0.09 )个月。两组基础资料信息统计学结果表示无统计学含义( P>0.05 ),具有可比性。选择条件:临床综合诊断为重症肺炎;年龄 <30 个月。剔除条件: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情况。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 综合气道护理手段开展护理工作:综合采取吸氧护理(合理控制吸氧流量,增加氧浓度)、排痰护理(声波振动式电动牙刷)、拍背、体位调整、口腔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呼吸监测等措施。
1.2.2 观察组
采取综合气道护理(与对照组一致)联合临床护理路径: ① 入院初期予排痰与吸氧护理措施,维持呼吸道畅通状态;改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② 治疗阶段予营养支持(合理选择喂养方式,有必要可进行鼻胃管或静脉营养支持)、液体管理、体位调整、情绪安抚、密切监测病情、排痰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口腔护理、拍背、呼吸监测。 ③ 恢复阶段予饮食调整、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指导。 ④ 出院前阶段予家长健康教育,提醒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安排随访。
1.3 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长。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 SPSS23.0 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检验,分别用 x2 和 t 进行,分别用百分占比 (% )和(平均数 ± 标准差)表示,若(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组间数据比较,对比的对象之间结果 P<0.05 ,表现出显著差异,临床症状持续时长方面表示观察组平均( 3.38±0.85 )d 更短于对照组( 4.13±0 45)d,结果 t=5.047 , P=0.001 。
3.讨论
临床在开展重症肺炎患儿护理工作时,主要会采取常规模式进行,虽然有利于治疗顺利开展,但护理缺乏综合性与系统性,相关护理达不到标准,导致护理效果得不到明显提高。
综合气道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方法,可采取全面与多维度的气道护理措施有效维持呼吸道通畅,提高通气效率,减轻症状。同时联合临床护理路径(针对特定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标准化护理流程,旨在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协调、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应用到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能够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确保每个患儿都能接受到标准化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效率[1]。结合文中研究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持续时长更短( P<0.05 )。分析原因可能为,入院初期通过排痰和吸氧护理,迅速缓解患儿的呼吸困难,改善缺氧状态,减轻因缺氧导致的肺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缩短呼吸困难的持续时间[2]。治疗阶段,营养支持增强患体质和免疫力,液体管理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体位调整和情绪安抚有助于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密切监测病情、排痰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口腔护理等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有效稳定病情,缩短症状持续时间[3]。在恢复阶段进行饮食调整和康复指导,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和预防并发症[4]。
综上所述,于重症肺炎患儿中施以综合气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有利于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长。
参考文献
[1]杨亚磊,吴睿睿.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气道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24):173-175,179.
[2]史海燕,孟颖,任丽萍.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细节照护改善重症肺炎高热 惊厥患儿的效果[J].新疆医学,2023,53(5):625-629.
[3]王文利,李媛,郭延莉.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预防性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2):172-174.
[4]周萍,薛莹莹,张锦波.综合气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5,39(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