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监督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路径
范梦君
嘉兴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引言: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存在事业单位财会监督体系尚待完善、工作机制有待理顺、监督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困境以及提出财会监督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路径。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提出“会计工作应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将其纳入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财政、审计、税务、金融管理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会计法中明确了加强财务监督的内容,给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法律依据。
财会监督是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财务活动实施的监督,旨在维护财经秩序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财会监督主体主要有人大、财政、行业主管部门等,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财会监督活动。财会监督包括财政、财务、会计监督三个方面。事业单位财会监督主要是指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对本单位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监督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了财会监督的重要性,在二十大会议上,明确将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进财会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文先从以下三方面分析目前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困境。
(一)财会监督人力资源不充足
目前事业单位大多缺乏专业的财会监督人员,未建立财会监督人才队伍,缺少开展财会监督工作的必要条件。首先,单位领导思想意识不够,事业单位因以业务为主,不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大多数财务人员在做好基础财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单位其他工作,没有时间提升个人专业和水平,缺乏财务监督的主动性。其次,大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为全面的财务工作经历或管理经验的综合管理人员。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独立的财务科室,财务只是在办公室下设的一个岗位,有些落后地区甚至出纳和会计还是同一个人。事业单位也没有在财务人员培训上多花功夫,一切依赖于当地财政局的指导。
(二)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制度不健全。大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财务监督制度,但是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执行不力。比如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控制度不完善也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内控制度设计不合理,存在监督盲区等。内控制度中应对单位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从风险评估与控制、单位层面控制、业务层面控制、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四个方面,阐明风险评估的步骤与重点、单位及业务管理活动的各项控制要点、以及针对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情况的评价与监督,明确建立和运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统一执行的制度、标准和规范。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交由财务人员去完成,财务人员没有财会监督管理的意识,再加上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监督责任意识薄弱。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事业单位未设置专职的财会监督岗位,一般利用会计岗实行对财会的监督。
(三)财会监督数字化进程较缓慢。
财会监督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财会监督的手段现仍以人工核查原始报销凭证、账表等为主,辅以不定期的专项检查,信息化运用程度较低,难以通过数据分析快速、精准地发现问题和风险点,无法做到采取措施及时纠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尚未能充分利用,这些都导致财会监督的精准度和效率不高。 根据全省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一盘棋”部署,嘉兴作为全省第二批上线地区,于 2025 年 7 月 1 日上线部门预算监控模块,推动财会监督工作高效进行。部门预算监控模块是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预算执行控制、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增强财务透明度与问责等,部门预算监控模块不仅是财务管控工具,更是连接战略规划与落地执行的桥梁。通过精细化、动态化的管理,帮助单位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同时保障财务健康与合规性。
随着经济和时代高速发展,事业单位业务管理的目标也在不断升级,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等现代管控机制随之进步,本文从以下四方面谈谈如何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路径。
(一)完善监督体系、提升财会监督意识。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财会监督检查,有计划地对财务人员工作开展检查,以查督改,并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其监督意识。事业单位要自觉接受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对其财会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指导;各级财政部门是本级财会监督的主责部门,牵头组织对财政、财务、会计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强预算管理监督,推动构建完善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加大对财会活动中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从严从重查处影响恶劣的财务舞弊、会计造假案件,强化对相关责任人的追责问责。
(二)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单位的财会监督制度应和内部控制制度紧密关联,以及内控制度建设重要领域,提出会计管理查核与内控制度建设的协同推进,对于单位强化财会监督、防控财务风险、保障资产安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将财会监督纳入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其对财务活动的深远影响。财会监督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收入支出、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四个方面。资产管理上需要建章立制、健全组织,定时有序开展资产大清查工作,维护资产存放信息,细化管理责任,有效加强资产分类管理,切摸清资产家底,优化资产配置,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促进资产管理科学、规范,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升级。收入支出上,事业单位通过对收入和支出进行监督,主要审核是否真实、合法、合理,实现财务收支的平衡,可以提高单位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内部控制上建章立制细化内控责任,加强财会监督有效防控了财务风险,全面提升学校内部控制管理能力,助推单位高质量发展;预算管理上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工作,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财会监督,有效加强内部管理,发现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规范财务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与纪检、巡视、审计等监督部门的合作。单位可定期召开跨部门联席会议,明确牵头部门,制定议事规则和问题移交流程。在年度监督计划制定阶段,财务部门与纪检、审计等部门沟通,避免重复检查,聚焦重点领域,比如三公经费、专项经费、招标采购等。针对重大事成立联合工作组,财务部门提供专业支持,纪检部门督办问责。
(四)加强数字化管理手段。2021 年 8 月我省上线“浙里报”,是浙江省财政厅在全国首创的行政事业单位数智财务管理平台,是面向浙江省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涵盖部门所有经济业务、贯穿预算管理全流程、嵌入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实现会计档案电子化的数智财务综合管理系统。 随着预算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财会监督管理从静态转变为动态,确保预算执行的顺利进展。事业单位今后更应该要重视电子档案的建设,通过数字化优化报销流程,逐步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做好财会监督工作,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完善监督体系、提升财会监督意识。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加强与纪检、巡视、审计等监督部门的合作。最后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做好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团队建设质量,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婷婷.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路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5,(10):192-194.
[2]李梅;.浅析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财会监督[J].经济论坛, 2024, (03):94-100
[3]王秀.浅谈事业单位财会监督效能提升的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5(07):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