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

陈玉玲

泊头市第四中学

英语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必备品格。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搭建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核心素养视域指引下的英语大单元教学,强调构建生活化的主题情境,该策略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得以实施,倡导把语言学习置于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境况里,促使学生在借助语言应对实际问题进程中提升语言技能、文化认知、思维素养与学习本领。生活化主题情境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提高语言学习的切实性与实用功效,助力学生形成语言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架构,带动语言实现内化迁移。[1]

以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Unit 7“Ways to be healthy”为例,围绕“健康生活方式”这一主题建构生活化情境。单元伊始创设“校园健康生活周”主题情境,提出核心任务:为班级设计一份“健康生活计划书”。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校园生活切入,呈现三组生活场景:早餐吃垃圾食品的学生上课犯困、坚持晨跑的学生精力充沛、长时间看手机的学生视力下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What habits are good for health?What problems do bad habits cause?”结合教材对话内容,学习关于饮食、运 动、 作 息 的 核 心 词 汇, 如 balanced diet, exercise regularly, adequatesleep 和 句 型,“It’s important to...”,“We should/shouldn’t...”。 让 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健康习惯,用所学语言描述 “我的一天健康安排”,并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建构,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表达,使学生在真实的主题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初步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为后续单元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二、促进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协同发展

核心素养导向下英语大单元教学,这种策略为任务驱动式活动链设计,此策略把单元主题当作核心,把单元目标拆解成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任务,形成层层递进的活动链环,带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阶段内逐步领会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同时培育逻辑、批判性与创新等思维品质。

以 冀 教 版 七 年 级 下 册 Unit 7“Ways to be healthy” 的 Section B“Exercising more” 教学为例,设计任务驱动式活动链,核心任务为“制定班级运动健康计划”。第一子任务“运动类型分类与词汇积累”:提供跑步、游泳等运动图片,学生分组按 “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团队运动”分类,学习 aerobic exercise 等词汇及 jog regularly 等短语。用思维导图呈现结果,代表阐述理由,如“Swimming is an aerobicexercise because it improves heart health”,培养分类思维与表达能力。第二子任务“运动习惯调查与分析”:发放记录表,学生记录运动项目、时长和频率,结合教材“青少年运动指南”分析是否达标。用句型“Iexercise for... hours a week. I need to increase... because...”写报告提建议,如“There are too few team sports. I should join the basketball club”,发展数据分析与批判性思维。第三子任务,“设计班级运动健康计划”:小组按“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原则开展工作,编排一周事务计划,确认每日运动项目、时间量度与注意事项详情,以英文形式说明依据,As an illustration,“Wednesday: 30minutes of group jogging fortifiesendurance”,完成海报以作展示,在任务链推进这一阶段,学生强化对词汇句型的积累,增强语言运用才干,助力逻辑及创新思维的拓展。

三、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大单元教学构建起多元评价体系,该策略依托形成性评价观念,强调评价主体、内容及途径的多元化倾向,以全面追踪学生在单元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发展动态为目标。多元评价体系并非仅看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控,更看重语言运用能力、思维的发展态势、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考量,利用及时反馈推动学生自主进步与教师教学革新。

以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Unit 7“Ways to be healthy”单元评价为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涵盖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评价方式包括:一是学生自评与互评,设计“健康计划自评表”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任务中的表现,小组互评“食谱设计海报”的合理性与创新性,用“Excellent/ Good/ Need improvement”评价并说明理由;二是教师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汇报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语言表现,针对“健康习惯讨论”环节中的精彩表达及时给予肯定;三是终结性评价,以“健康生活主题演讲”为载体,让学生用英语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故事及感悟,评价其语言流畅度、内容逻辑性和情感表达。评价结果以“成长档案袋”形式呈现,包含学生的任务成果、评价表和教师评语。通过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针对性改进依据。[2]

综上所述,这种模式可高效地完成单元内容整合,提高学生语言实操能力与健康素养水平,实现铸魂育人目的。未来教学可进一步强化情境的真实属性,加大评价反馈即时性力度,助力核心素养培育落实生效。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 . 聚焦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J].陕西教育 ( 教学版 ),2025,(Z2):80-81.

[2] 张慧莲 . 基于结构化思维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J]. 成才之路 ,2025,(21):93-96.